誠如洪蘭教授所說:『家長是推動閱讀的秘密武器』。因此,閱讀的永續與延伸,需要家長的參與,閱讀的重點在〝思考〞,更需要如讀書會般的有分享、討論、批判、統整的空間,提供學生願意進一步學習的動力,閱讀教學,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腳印的緩耕慢耘,在慢活中可以看見閱讀所帶來的成長 — 提升學生價值澄清、鍛鍊自我的能力,培養整全式的全人格生活實踐力。 運用〝慢與美雙螺旋〞的教學方法與步驟推動閱讀課程 ─當慢則慢、靜心等候、循序漸進;當快則快、樂於思考、展現自信─美是自我省思、勇於批判、鼓勵分享、欣賞別人、主動關懷,展現感動與感恩的文化
推動閱讀教育多年以來,個人省思與建議如下:省思:
一、閱讀活動要展現成效,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協助
二、透過親子讀書會、班級讀書會,強化分享、回饋和省思的動力
三、藉由”學習樂趣帶來有效學習”,並形成持久永續的循環
四、有效的課發會運作和領域小組的協同,可以讓教師稍微緩和壓力
五、教師的熱忱和行政的支持,是整個閱讀活動是否能延續的核心
六、只要願意,一切都不嫌晚的信念;是支撐推動閱讀課程「做下去!」最大的原動力
七、閱讀活動設計,以「放射狀思考」模式進行,將多元活動做為核心,打破「格式化」的牢籠所做的教學規劃,讓學生的思考力由「點」至「線」,由「線」至「面」,獲得全面性的擴展提升
八、閱讀活動進行,以「螺旋狀思考」模式推演,不但可以詳細的觀察學生學習情形及進度,對課程進度的節奏也可確實掌握,在慢中靜心等候、循序漸進;在快中樂於思考、展現自信。有助於推動閱讀思考力的擴展與歸納
九、揚棄以學習單、心得寫作的模式進行回饋,避免製造學生另一種壓力源;讓學生以多元的閱讀分享、共讀、愛讀、喜歡讀,做為閱讀回饋的目標。讓閱讀像喝水、像呼吸一般自然存在於學生的生活裡
建議:
一、統整社會資源:如圖書館辦理社區、家長讀書會、行動圖書館、提供閱讀分享舞台……等
二、學校行政單位應以身作則,參與共讀和分享,共同提升校園閱讀力
三、學校圖書館轉型為圖資中心,協助閱讀教師在教學上所需的相關資源
四、辦理教師閱讀策略與教學方法培訓工作坊,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了解閱讀的力量,並看見推動閱讀教育成功的個案,積極投入橫向與縱向的跨科融入教學
五、補助經費獎勵績優教師,形成推動閱讀群體力量的學習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