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圖書館開始──圖書館大改造
讓孩子能輕易的在身邊放一本書,是讓孩子進入閱讀的開始,因此,我和教務處資訊組長不斷協調圖書館借閱系統的建置,以讓流通服務能隨時符合學生借還書的需求;同時,也和課程研發組長共同建置虎林國中閱讀網及圖書館FB及粉絲專頁,以讓閱讀活動的推展理念、舉辦活動、學生學習成果,都能與教師、學生及家長,有很好的溝通平台,讓閱讀推動更加全面。
1.完備圖書館系統:本校原本即建構圖書館系統,依運行之經驗加以更新,使系統更符合師生需求。
2.建構線上閱讀平台:加強建置師生閱讀資訊平台,增加線上互動,訊息傳遞更暢通,親師生可自學了解圖書館設備,分享彼此閱讀經驗,更可輔助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並獲取閱讀相關資訊、連結相關優良網站。
3.閱讀的移動城堡──讓閱讀走出圖書館:
下課只有十分鐘,學生多來不及逛圖書館,為了解解決這個困難,我與國文科教師共同思考,是否能將圖書館「移動」到孩子身邊?
在集思廣益下,我們想出了「整個學校都是我的圖書館」,將圖書館中閒置的老舊書櫃有了變身活用的好機會。我們裝飾還堪用的書櫃,鼓勵師生們捐出自己已看過的好書,將書櫃推到各樓層選定的角落,學生可以在「閱讀的移動城堡」旁選擇一本好書利用下課十分鐘站著讀、坐著讀、靠著讀,意猶未盡也可簽個名帶出「城堡」細細品味,讓下課十分鐘,都能與書為友!
4.規畫圖書館空間:
要讓圖書館成為閱讀的起點,就必須美化、綠化、人性化閱讀環境,因此,我和總務處及教務處討論重新規畫圖書館的空間配置、動線安排及布置,並請家長志工、小志工及畢業學生一同動手打造我們的圖書館,讓圖書館的利用更多元、更美觀,不僅便於尋書、閱讀,更可提供領域教師進行研究會、讀書會、工作坊等文藝活動。
繽紛多彩且充滿生氣的圖書館,在群策群力的分工合作下,開啟閱讀最美的一章。從窗簾的換置、壁面彩繪、空間及動線設計,均展現我對閱讀境教的堅持,期待孩子的改變,從圖書館開始。
5.大小志工培訓:
擔任圖書館教師進駐圖書館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能夠固定時間開放借閱圖書,讓孩子能認知到圖書館的服務,永遠能符合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不用再爬上四樓卻吃閉門羹。目前學校並沒有專職人員協助開放圖書館,於是大小志工的培訓更為重要。
6.閱讀推手養成計畫:
虎中的閱讀推手不是只有閱讀教師而已,我邀請校內各領域教師進行好書推薦,他科教師推薦的書往往五花八門,可以讓學生閱讀的視野更廣闊,同時也讓他科領域教師們意識到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內推廣閱讀(而非只有國文科能推閱讀)。
另外,小志工的力量也要善用,國中同儕的說服力其實常常大於家長老師,因此,我在圖書館小志工中挑選愛閱、能閱者,加以訓練,製作閱讀分享影片,讓學生傳遞愛閱之音。當學生躍上「大螢幕」的那一刻,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激動,而推薦的書籍詢問度也破表。
103 學年度上學期開始,愛閱小志工已能自製「晨讀 10+10」優秀影片,我非常期待繼續培 育虎林國中的「未來閱讀推手」!
7.主題書展:
每學期都配合各處室的需求規劃數次主題書展,不但使圖書館活動能和教務處的未來想像及海洋教育、學務處的安全教育及媒體教育、輔導處的生命教育及生涯發展教育相搭配,同時也和人事室合作進行教師的增能展書,讓閱讀所涵蓋的範圍更廣,將全校納入閱讀的範疇。
8.閱讀存摺:為了鼓勵學生廣泛及持續閱讀,我設計了閱讀存摺,讓學生儲存自己的閱讀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