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從已撒下的種子開始~【企劃行銷,展現閱讀推動決心】
安和國中從創校開始實施晨間國文抽背唸,自91年起實施晨間英文雜誌共讀及閱讀護照獎勵等全校性共同措施,這是一開始撒下的閱讀種子。
然後,我們思考著,是不是可以注入更多自由閱讀的氣氛,是不是可以讓閱讀是件更自然且生活化的事,在一次校務座談中,我以一份簡報與全體教師分享了我的閱讀推動想法與做法,於是,「夢想書車」啟航了﹔團閱書籍有家了﹔晨讀10分鐘開始了﹔閱讀護照變活潑了﹔讀報教育全面啟動了﹔世界書香日大家都知道了﹔更多的閱讀活動為安和的閱讀小旅行拉開序幕,閱讀不是為配合政策而推動,閱讀也不再只是國文老師的事,我們正為孩子搭建著一座實現夢想的橋。
二、閱讀˙從校園的角落開始~【環境建置,從環境開始改變】
在校園裡,如果處處有歇歇腳、看看書的角落﹔又如果,書籍是唾手可得,那閱讀將是多麼容易又自然的事啊!於是,我與藝文教師跨領域合作,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將環境教育、藝術教育與閱讀結合在一起,以廢棄的課桌椅,再利用製成班級的「夢想書車」、製成校園角落的閱讀桌椅,在推動閱讀之餘,亦讓學生上了一堂寶貴的環保課,現在,我們的校園裡有更多休憩的角落,書籍,也不是只有在圖書館才能看到了,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校園的閱讀角落變得豐富了。
然而,閱讀的推動,圖書館是很重要的一環,溫馨而舒適的圖書館會吸引孩子喜歡駐足圖書館,於是,我積極努力地爭取到一筆經費,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不一樣的圖書館,這是比甚麼都讓人振奮的事,圖書館的改建工程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我們即將(103學年度下學期開學)擁有一個書香滿溢、溫馨如家的圖書館!
三、閱讀˙從多元的素材與活動開始~【多元創意,以多元素材及創意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一個教育環境裡,老師與學生一樣,總是要不斷的學習才能為教育孩子注入活水,也才能給孩子們更多元的視野,學生要學習,老師也需要進修,因此,我為學生及教師舉辦了多場大小型研習活動,為了提升老師們研習意願,接下承辦臺中市的讀報教育研習的工作,讓老師們吸取更多其他老師的推動經驗,進而在班上鼓勵孩子們踴躍讀報,實施有效的讀報教育策略。
我們的閱讀素材除了圖書館的書籍之外,有各式各樣的電子書籍、有人間福報、有中學生報(既是讀報班又是讀報校),讀報教育在安和全面推行了,與讀報相關的活動持續進行著。
我一直認為,持續性的推動閱讀活動,長期性的執行閱讀策略,日積月累的累積之下,孩子們會習慣閱讀,會把閱讀當作生活中很自然的一件事,會激發出孩子的學習動機,亦會產生更多的閱讀火花,每年的世界書香日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孩子們更加認識閱讀,也知道在世界書香日的那一週我們總是會有許多創意小活動讓全體師生參與,接著,在期末更有一年一度的大型書展讓師生們滿載書籍、沉浸書香中,2013年的世界書香日實施計畫中所規劃的短中長期目標在兩年之中一一達成,令人欣喜,目前仍然持續辦理中。
四、閱讀˙從數位學習及館際合作開始~【數位閱讀,推廣數位學習與館際合作,提升閱讀素養】
目前,學校已建置完善的數位教學設備,每間教室皆有齊全的e化教學設備及無聲電視廣播系統,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實施數位教學,我亦為教師辦理多場教育訓練,期望教師除了自己學科的教學之外,閱讀的數位教學亦能在班級實施,另外,我們亦與鄰近的協和圖書館合作,協助全體師生辦理市立借閱證,鼓勵學生參與鄰近圖書館的閱讀活動,更有學生自動報名至協和圖書館為小朋友講英文故事,讓校方與圖書館的合作更加多元,而學生辦理借閱證之後,亦鼓勵學生自行上網登錄電子借閱證,善用公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同時,鼓勵學生延續小學的線上閱讀認證,閱讀的推動往校外延伸出去了。
五、閱讀˙從任課的班級開始~【閱讀教學,實施多元閱讀課程,跨領域合作推動閱讀】
在我自己任教的班級,我從結合讀報教育開始,讓英文閱讀跟報紙一同擦出火花,同時,讓閱讀英文童話故事成為上課前的暖身活動,運用心智圖,結合學思達概念,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同儕之間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協助與分享,另外,我以基礎的英文閱讀為中途班的孩子開一扇英文的窗,讓原本放棄學習的孩子重新燃起希望﹔同時,亦為英文頂尖的孩子充實寫作能力,在臺中市的英文作文競賽中獲得佳績,不僅扶弱、而且拔尖,顧及個學習階層的孩子,一個也不放棄。
六、閱讀˙從自我的學習與分享開始~【永續發展,讓閱讀無所不在,讓閱讀成為每個人的事】
自我進修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各種形式的議題我都會挪出時間參與,而與閱讀相關的研習當然不會錯過,從參與的研習中學習,除了見識到其他學校老師的推動歷程與成果之外,他人的經驗亦是靈感來源,更從他人無私的奉獻中激勵出自己就算遇到挫折也不能退卻的精神,我將自己推動閱讀的點滴及參與研習獲得的資訊在自己建置的閱讀部落格【安和閱讀趣】中分享出來,同時,也在語文領域中與大家交流分享,將自己聽到與看到的閱讀的好分享給大家,閱讀的小旅行在學校中展開,亦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