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閱讀績效
本方案在實施後,從觀察學生的上課反應、學生入館參與及學生寫作反饋中,學生在閱讀呈現的績效與學習能力達到顯著提升,在入館率、書籍借閱率達到改善閱讀偏食的習慣。
(一)「知」:得到閱讀能力全面的提升
以閱讀策略、創新教學、議題融入與分組討論的推行,串起一到六年級的做法,改變過去靜態被動的閱讀課,從上課反應觀察學生的閱讀學習,學生能得到閱讀能力全面的提升。
(二)「行」:圖資技巧實際應用的機會
在課程前後引進圖資教學,每位學生都參與主題書展活動與課程,加上教師明確引導與進行討論與介紹,學生能學習到情境與圖資的關係,更能從中獲得圖資技巧實際應用的機會。
(三)「思」:學習態度進行省思與實踐
每位學生習寫主題書展學習任務單,除了需應用閱讀策略以及圖資技巧之外,還需發揮寫作的創意以及連結圖像化寫作策略,更讓學生透過理解監控,對學習態度進行省思與實踐。
二、方案影響與回饋
(一)學生部分:閱讀理解策略—推論與自我提問、讀報策略、多元主題閱讀方式、應用。
(二)家長部分:感受力、主題教學、閱讀樂趣、閱讀分享、行動運用、自我管理。
(三)教師部分:差異化教學實踐、閱讀素養、實作應用、提升學習成效、民生閱讀氛圍。
三、方案回顧與省思
(一)教師展現創新能力,開發主題書展課程融入領域教學多元模式
感謝有您真好的優質民生教學風氣,從跨領域成員及語文領域教師,到自然跨領域融入閱讀寫作教學,為「民」日閱讀,「生」生不息繼續開展無限創新的可能性與延續性。
(二)感謝全校親師生配合,持續進行修正省思,發揮特色課程理念
除了能落實單元式的課程與教學,也更增加主題式課程的深度,在不斷修正發展的課程與教學的歷程中,親師生共同形塑「民」日閱讀,「生」生不息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