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老師們對於閱讀這件事態度是不支持的,早自修一定是安排考試,老師們說「考試學生才會念書」,在學校,「晨讀只是一句口號、在學生功課表上的一個欄位而已」,我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
一、利用資源整合、營造閱讀環境之成效
我從學生與老師的需求出發、全方位建構以學生及老師為中心的閱讀環境,首先結合學校課程與師生特質設立各式專區,設有語言學習專區,學生作品園地區、教學區、電腦資訊區等區域活化圖書館功能。我並申請教育部優質化經費積極充實班級圖書、設備、辦理中外師閱讀營及生命教育閱讀寫作營、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館際合作、結合志工媽媽及學校的圖書小義工一起建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師生愛上圖書館。
二、閱讀教學之實施及困境突破
我從學校學生的生活背景、學習起點行為及社區資源做全面考量,我以「喜閱翻轉、藝同實踐」為閱讀推動主軸,從全校閱讀推廣、班級閱讀教育、領域教學活化及藝文深耕四大面向著手、規劃多元閱讀活動,觸發師生閱讀能量及增進藝術人文氣息。另一方面我與閱讀課任課教師規劃閱讀課的主題內容,進行深化閱讀,一年級以閱讀生活為主軸,規劃生命教育、婚姻教育及人文教育為主題;二年級以閱讀家鄉為主軸,透過閱讀認識、了解進而愛護家鄉;三年級以閱讀世界為主軸,閱讀世界旅遊文學,認識、了解他國文化,增加國際移動力。
在困境突破部分,辦理各式講座、打破老師的認知成為我的神隊友,認同閱讀、協助推閱讀;家長部分,運用親師座談會及每月的親子共讀進行閱讀推動宣導,改變家長的觀念,有助於老師推動及學生閱讀習慣養成與持久;學生的部分,辦理閱讀講座、閱讀踏查、閱讀理解策略營、讀報金頭腦比賽等,把學生的熱情、興趣、專長與閱讀做結合,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師精進
我從103學年度接任圖書館主任,從一個人策劃閱讀活動,踽踽獨行,爭取校長支持、用心努力與老師溝通,慢慢帶動閱讀列車啟動,之後與校內所有國文科老師合作成立閱讀社群,一起規劃年度閱讀計畫、辦理跨校閱讀社群研習,並利用彈性國文課規劃閱讀主題、我與各領域召集人討論融入圖書館利用課程,進行課程活化翻轉學習,今年更是榮獲教育部閱讀亮點特色學校,各科老師全面一起加入閱讀社群,相信可以更札實的推動閱讀,帶給學生掌握未來的能力。
四、學生閱讀績效與影響
這一、兩年,本校閱讀風氣提升許多,學生借閱量增加許多。在量的部分,在103年學生借閱人次只有2341人,107年提升到6447人,在質的部分,從每月的讀報心得看到學生用字遣詞增進許多,會使用一些比較複雜的句子,成語也加進來,錯字也少多了;學生在青春博客來閱讀網站讀書心得書寫內容進步許多,從105學年度到107學年度拿到閱讀認證證書一星的學生共213位、二星學生有48位;106學年度獲國語日報社報導本校推動讀報優良情形;除了心得書寫外也鼓勵學生運用口語表達想法,啟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並增加自信心;下課時,到圖書館借書的學生變多了,同時學生會詢問「何時有書展」?「阿姨,圖書館有沒又哪本書」、「我要推薦書」等等,圖書館就像家裡廚房一樣,隨時成為學生下課的另一去處,就可以知道閱讀已經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