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開始擔任學校的設備組,負責學校閱讀相關業務,申請並通過:
「前瞻計畫社區共讀站計畫」(106)
「教育部補助嘉義縣充實公立國民中小學圖書館(室)藏書量」計畫承辦學校(107、108)
「教育部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107-108)
有感學校閱讀推動之重要性,努力改善圖書館軟硬體設施外、主動申請「教育部前瞻計畫社區共讀站計畫」經費,在107年通過「教育部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擔任圖書教師專職推動閱讀相關業務,積極與團隊共同規劃出學校整體計劃:「新中閱讀地圖」,期待能為學校師生及社區閱讀環境的營造與閱讀能力之培養努力,依照「前期(102-106)、中期(107-108)、長期目標(109-永續發展)」執行。
(一) 前期目標:提升閱讀便利性、培養閱讀興趣
● 期程:102-106擔任設備組,申請各項計畫經費,整合學校資源,努力打造新穎閱讀空間,在圖書資源上儘量擴充及增加豐富性。
● 環境:提升閱讀的便利性,圖書館書籍多樣化、充實班級書櫃藏書及班級共讀書箱、布置閱讀角落、辦理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觸及率,隨處隨手有書可閱讀。
● 趣味:辦理主題活動、好書介紹、作家訪談、與校長有約聊書、大型書展、晨間閱讀-英語廣播,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興趣。
(二) 中期目標:結合課程、建立閱讀文化
● 期程:107-108,擔任專職圖書教師,統籌學校閱讀推廣事務,經營圖書館並承辦「教育部補助嘉義縣充實公立國民中小學圖書館(室)藏書量」計畫,將閱讀推廣的能量擴散到全縣國中小,學校獲得充足資源,得以進入課程設計與學校文化的塑造階段。
● 課程:閱讀發生在每一個課堂當中,科學研究證明愛閱讀可以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注重閱讀,改變上課的方式,如張輝誠老師推廣的學思達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自學、思考、表達,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是真正有用的能力,有用才會用。
● 文化:當閱讀成為師生在學校時光最主要的活動,自然形成閱讀的文化,師生之間討論閱讀書籍的內容,分享閱讀所帶來的愉悅與收穫,才是真正樂在閱讀。
(三) 長期目標:閱讀成為自然
● 期程:109-永續發展,落實閱讀成為班級日常,延續學校文化及風氣,自然而然地閱讀。
自然閱讀人:從一個班級課堂擴散到全校班級,將閱讀內化為生活的一部份,學生晨讀、借閱圖書、課堂自學、讀報雜誌、分享發表、寫作投稿,成為習慣,讓生命因閱讀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