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三國演義》活動中的故事接力,學生的表現原本讓我很受挫折,連按進度閱讀的孩子說故事都「七零八落」;看故事容易,但要看出情節脈絡便有些難度,而說故事則更不容易,要將自己的意見說得清楚,得先釐清自己的思緒,再把意思說給別人聽,這意味著聽眾要聽得懂說話者要傳達的意涵,所以要流暢說出閱讀經驗,唯有口語表達技巧熟練,才能培養表達能力,因此我願意花比預期加倍的時間,讓學生們確實一個事件接著一個事件慢慢的說清楚。而且聽眾必須消化說話者的訊息後,自省與說話者的差異,藉此檢視自己的思緒與他人有何異同。
在我的課堂裡,『分組討論』是家常便飯,藉由小組集思廣益和團體的力量幫助那些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期望每個孩子們都能多看、多聽,進而見賢思齊。
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需要時間的淬鍊,需要教師熱情灌溉,他們的語文能力才得以漸進穩固成長。距離他們畢業還有半年的時光,我計畫運用報紙內容進行更活潑而豐富的讀報教學,期盼不只增進學生的語文能力;透過閱讀故事學法律常識,增長法律常識;藉由閱讀報紙上的社論對事件進行思辨判斷,產生自己的見解;從時事看天下,掌握世界,進而胸懷天下之情。
透過閱讀,我看到多數學生因而成長、茁壯,令人欣喜與讚嘆!
未來,我依然堅持『閱讀fun 亮點』的理念、目標與策略,幫孩子在心中點上一把『閱讀之火』,依舊會陪著孩子一起遨遊在閱讀的領域裡,讓『閱讀』在這多元善變、價值混亂的時代,幫助我們的學生在競爭世代裡能能能掙脫心靈的藩籬,超越思想的稜線,成就生命的深度、心靈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