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時期:九六學年度至九九學年度(包含利用資源整合,營造閱讀環境之成效;閱讀教學之實施及困境突破)
一、「九六學年:喜歡閱讀。(物資引導時期)」九六學年度,閱讀工作的重點包含以下各項:
1.圖書設施:圖書室建置與細部規劃、整理安置各界贈書、轉贈圖書給鄰近學校、汰書認養、閱讀種子學生培訓。
2.閱讀方案:繪本導讀、小朋友說故事、每週讀報、新詩分享、閱讀護照、閱讀學習單、午餐故事聆聽、觀看影像書。
這個時間正是94年納莉風災之後復建完工的時刻,所以這個時候的圖書設施重點在於圖書室以及圖書的規劃整理。而閱讀方案部分,所有的規劃活動則佐以大量的「民生物資-衛生紙、醬油、沙拉油、洗碗精、洗衣粉、麵條、食米…等」做為獎勵品為主,精神上的表揚與鼓舞為輔,目的在透過學生閱讀點數累積可以兌換民生物資,進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與家長的支持。
二、「九七學年:習慣閱讀。(創新活動吸引時期)」九七學年度,閱讀工作的重點包含以下各項:
1.圖書設施:參觀校外圖書館、閱讀種子學生培訓、主題書介紹及有獎徵答、閱讀排行榜。
2.閱讀方案:晨光時間繪本導讀、午餐故事聆聽、才藝表演時間念故事、表演故事舞 臺秀、聆聽有聲書、圖書館查資料、小書創作、行動書展、圖書內容相關電影欣賞。
在這個時期,是整個閱讀方案最繁忙,也是最富創意的時期。整個學年上下學期共40週,每隔一兩週都有不同創意的閱讀活動在吸引著小朋友參加,不管是查找資料、念故事、舞 臺秀,有獎徵答等,雖然仍舊搭配著閱讀表現點數可以兌換民生物資的制度,然而,透過創新教學活動的吸引,學生在閱讀當中找到樂趣,學生已經漸漸習慣於閱讀,這是整個閱讀方案最大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