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入班級經營,讓閱讀活化生活、訓練學生學習自動化
自從讀報開始,每天早自修由固定早來的同學負責報紙的宅急便配送(由警衛室拿回教室),到校的同學總是迫不及待的翻開每天的報紙,專心讀起報紙來,沒有人會吵鬧講話,對秩序的管控真是輕鬆如意。其他時段,下課時不想出去運動打球的學生,待在教室讀報也是很好的消遣,看到好笑有趣的內容也可以和同學分享討論,這時候的笑容最迷人了。午休時若不想睡覺,也可以選擇安靜的閱讀,總之,有效利用瑣碎時間是閱讀的最高境界。
其次,孩子們學會各司其職,了解到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班級的運作井然有序,值日生收取各組連絡和家課,衛生股長檢查掃地狀況,分配漱口水;社團練習的人準時到集合地點練習,走之前會有禮的告知老師才離開;班長或幹部會視情況念答案核對檢討作業;有時候須做紙筆評量時,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會自動再利用時間做第二次補測;偶而忘記帶家課的人自動罰寫20 行生詞以示負責,這些瑣碎但細節的學習,看似簡單不重要,但無形中顯現出孩子的自律和懂事。
二、搭配各領域課程的學習,活化課本的知識,讓學習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因為平時閱讀的題材包羅萬象,上起課來總能信手拈來相關的資料做印證,如國語課草船借箭,因為學生已經看過三國演義,對書中歷史人物並不陌生,在課文的深究及題意的變化上很容易進入狀況,且對事物的看法更能表示多角度的思考和包容性。又如社會課講到台灣的歷史,整套台灣開發故事就是最好的補充教材。講到家庭型態,就一定會探討到小家庭和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泡芙酷女孩和佐賀的超級阿?就是很好切入的點,可以探討不同的價值觀和衝突的該如何面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