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嘉義縣的女兒,對於家鄉有著一份使命,九十五年八月一日遴選至朴子市雙溪國小擔任校長一職,面對著低收入戶家庭、新住民家庭、隔代教養比率占全校高達約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孩子們,我思考該如何幫助孩子?幫助家長?
培根告訴我:「知識就是力量!」閱讀是孩子眺望世界的窗口,也是知識累積的鑰匙。對於每日在田裡辛勤工作,經濟卻無法向上提升的農村父母來說,要改善生活水平, 必須靠閱讀教育來為他們的下一代扎根。
96 年 5 月底雙溪國小孩子參加天下雜誌「認字量測驗」的成績,讓我更堅定推動閱讀的目標,雖然這目標無法一蹴即成或立竿見影,但只要有開始,就會有希望。
誠如天下雜誌高希均社長所說:「二十一世紀初台灣社會的競爭力、生命力、凝聚力面臨了最嚴酷的挑戰」,將視野聚焦於環境弱勢的雙溪國小,這群孩子也正面臨嚴酷的挑戰,為讓孩子擁有競爭力不被時代洪流淘汰,我帶領雙溪團隊全力推動學校閱讀運動,以身作則扛起這責無旁貸的任務。
作為一棵樹染紅濡綠,為的就是要開花;作為一朵花胚紅孕紫,為的是要結子,作為學校閱讀教育推動者嘔心瀝血,為的是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且在廣泛閱讀後,能深 入思考並勇於表達。任職雙溪六年透過閱讀雙溪孩子:
一、建立閱讀的習慣:孩子發現閱讀樂趣,讀書成為一種生活。
二、養成研究的態度:孩子經由閱讀學會蒐集、整合、運用資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
三、提昇表達的能力:孩子懂得將閱讀所得加以統整,以書面、口頭條理地發表分享。
廿一世紀面臨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此時,不論是創新思考、 批判思考或解決問題之能力,皆是未來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礎能力。(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2002)。透過閱讀培養雙溪孩子的學習力、儲備雙溪孩子的競爭力、進而提升雙溪孩子的認同感,「閱讀」這顆黃金種子點亮了雙溪孩子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