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經有人問「愛鈞,為什麼你要那麼努力的推動閱讀?」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愛這裡的孩子,我愛閱讀。閱讀能讓孩子因為自學,而有向上提升的機會」。
新北市牡丹國小是位於雙溪的一所偏遠小學,全校共34位學生,雖然在此任教離家遠,但因為愛上這裡的孩子,故從沒有申請調校,不知不覺已在此任教十二年。這裡的孩子單純、善良,但也因地處偏遠,加上孩子多為隔代教養、單親、外配,家庭的支援力較弱,因此文化刺激較不足。剛來的初幾年,在教學過程中,明顯的感受到這裡的孩子們擁有的詞彙少,語言表達也較缺乏完整,多數孩子的閱讀習慣尚未養成,相較於城市中的孩子,其識字、詞量明顯低許多,更不用說文本理解、推理等能力了,導致學習各科上,都產生了類似的困難。不僅如此,孩子們單純,上了國中之後,卻因缺乏思考習慣,缺乏主見,所以更容易被同儕影響,放棄學習。
我也是個從鄉下長大的頑皮孩子,但也是個愛讀課外書的孩子。從小,爸媽、爺爺帶著我讀書。每每打開書,就像是搭上時光機、走進任意門。閱讀,是我認識這花花世界的方式,是我覺得享受而自在的生活。因為閱讀,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讓孩童時期的我身處鄉村卻知識滿滿。
因為深入的認識牡丹的孩子,所以知道孩子的不足;因為愛孩子,所以享受著擔任牡丹孩子們媽媽的腳色,願意扛起帶領孩子閱讀的緣分,希望牡丹的孩子能像我兒時一般幸福。十年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簡良平教授來訪,邀請我們加入帶領偏遠孩子閱讀的行列。同樣是偏遠地區長大的簡教授,對偏遠的孩子有一分特別濃的愛,他相信,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唯有孩子養成自學能力,才能脫離貧窮。
因為和簡教授有著一樣的熱情與愛,所以與簡教授一直合作到現在。希望藉由推動閱讀,及與校內教師不斷的對話與進修,能達成以下目的,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結下生命之戀。
1. 引領孩子習得閱讀策略,培養對閱讀的興趣,厚植終身學習的自學的能力。
2. 由閱讀的統整、分析、批判,訓練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產生正面積極能量。
3. 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與能力,提供孩子一個友善有趣的閱讀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