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度情勢,積極作為
鄒校長迄今歷任三個學校校長,每一個學校都有不同的校園文化,她通常都能快速掌握學校狀況並積極提出因應作為。原來她在上任之前就主動拜訪、請益原任校長;初上任立即與教師會、家長會進行深度匯談,了解校內狀況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並一一登門造訪學區里長、具影響力的士紳、民意代表等關心校務發展的外圍人士,從中了解社區期待和各種資源人脈。這些努力都有助於經營學校、掌握學校發展方向。
二、解決問題,提振士氣
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問題,差別只在輕重緩急。初任校長時,正逢九年一貫課程即將上路,教育改革風起雲湧;家長急於參與校務,而教師觀望甚至排斥家長進入校園。鄒校長親自帶領全校教師,研讀九年一貫課程十大基本能力,分領域研讀能力指標,設法比較新舊課程的異同,目的在為全校教師奠定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基礎。
為化解親師衝突,她多次拜訪家長會成員,並透過正式與非正式溝通,向教師說明家長參與校務已是趨勢所及,與其排斥不如廣納家長力量成為教育夥伴。在校長居中協調下,親師終於盡釋前嫌。當心結化解親師合作,全校士氣大增,其後在共創願景、建構校本課程、引進外界資源、發揮教育效能等方面才得以順利進行。
三、暢達溝通,處事圓融
鄒校長的第二任的學校是近九十年的老校,老校有許多傳統,在正向價值之外,難免有些固著。鄒校長以她分析事理、善於溝通的能力,點出「老校要創新機」才有永續競爭力。她用最淺白的語言說:「我們學校很老,但是我們要老得很有味道,老得很精采,老得很有活力」。她又以古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期勉全體親師生「求新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歷程」強調老校創新機的重要。她更以「專業績效,邁向優質」作為目標,經由多次的深度對話,勵勉行政、教師與家長團隊,透過全員參與、共塑願景、團隊合作、和諧溫馨、持續創新、永續發展的指標內涵,在既有的優良歷史傳承,建立優質學校文化,帶領全體親師生再創高峰,讓風華永續。
四、民主參與,權變領導
教育是開展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與改善生活環境的學習歷程,鄒校長深刻體認唯有掌握教育脈動,落實組織領導,並透過深度的專業對話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方能發展出精緻的教育品質。
1.專業領導─帶動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1)親自領導課程發展:鄒校長擔任校長十三年,雖公務繁忙但一直精進課程知能與國語文教學專業。在興隆國小帶領教師認識九年一貫課程;在日新帶領教師進行國語文課程研發─句子教學;在文化要求英語部教師擬定出校本英語能力指標,接著又要規劃校本國際文化課程架構。她以實際行動實踐教學專業的實力與堅持,獲得教師信服。
(2)建立領導風格與理念:主動關心教師的工作與生活,鼓勵教師自立願景,並透過關懷與鼓勵,使每個學校的成員都感受到校長的關懷,在溫暖中自我超越與突破,積極向上並努力不懈。
(3)制定永續發展的願景與制度:校長帶領著全校教師、家長與社區人士,在學者專家的指導之下,建立學校共同的願景與制度;並透過家長委員會、班級親師會建立全校家長與社區溝通的平臺,亦藉由校務會議、學校各項委員會邀請社區人士、家長代表與學者專家,共同討論本校的制度與願景,並依實際的需求而修正。
(4)營造團隊學習機制與動力:推動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將學校資深優良教師與年輕教學經驗較少的教師混合編組,以小組互動團體運作方式進行學習;鼓勵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規劃豐富教學環境。校長依據各領域規劃予以協助經費與設備籌措,以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並有優質的教學表現。
2.道德領導─從自身做起影響他人
(1)品德與操守:校長為人處事一切從自我要求做起,希望影響本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品格高尚、謙沖為懷、堅持專業、正直廉潔,並以德服人。
(2)願景使命:校長經常利用正式會議與非正式溝通管道,與全校同仁分享教育理念與價值,希望全校教職員工皆能相互勉勵,同時,學校亦朝此方向與目標持續努力。
3.趨勢領導─用前瞻性的眼光追求卓越
(1)樹立典範:校門穿堂設有名人榜,凡是符合資格者都能登上名人榜,事跡留存於文化的校史;訂定各項獎勵辦法,鼓勵教師參與各項活動與競賽,爭取個人與學校的榮耀。
(2)永續經營:一個學校不能僅靠校長領導,必須透過團體的運作,持續不斷的努力,所有組織成員關心與投入,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學校是由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所共同組成的大家庭,大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不斷的成長、互相鼓勵並持續成長;鄒校長除要求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之外,更重視家長成長與社區合作,透過家長組織的成立、志工團體的運作、社區活動的推展等,逐步達到團體成長的目的。
(3)國際視野:規劃各項的體驗性活動,培養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能力、意願與熱情,建立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所需的技能、知識及勇氣;建構優質資訊化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成效,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資訊能力;以國際化的思維規劃各項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與體驗不同文化差異,並培養國際視野與思維。
4.整合領導─多方位的正向經營
(1)提供完善行政服務:加強行政服務效率;建置行政與教學的資訊網路系統暨各項資源檔案,支援教學;爭取各項教育資源,活絡教學活動及提升教師專業成長;整合各項教學、辦學成果,出版各項專刊;辦理教學或競賽活動,輔助教師課程教學及提供學生能力表達機會;促進學校形象的行銷經營。
(2)營造溫馨和諧校園:推動感恩活動;有愛無礙的弱勢關懷;規劃及提供教師休閒活動,活絡教師互動與組織團隊氛圍;提供學生能力發表或作品展示機會;辦理教師專業經驗分享、家長志工分享活動。
(3)親師合作終身學習:家長會運作暨參與學校校務運作發展;家長志工的熱心付出;家長志工的終身學習。
(4)多元參與社區關懷:社區組織教學支援;社區組織協助學生輔導;社區組織配合辦理學習活動。
(5)專業成長與學術分享:結合鄰近大專院校資源,針對本校發展需求結合大專院校相關科系,達成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加強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知能,提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