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秉著三心二意、體貼服務、追求卓越、創造績效之中小企業經營理念辦學。
二、復興鄉的教育要成功,必須要從三代著手;教育是全民的責任,必須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合一教育三管齊下。
三、教育家應該留在最需要教育的地方,而不是最想去的地方。
四、領導等於做人: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自然能做好人(領導)。
五、成立領導團隊,使領導化為無形:建立領導團隊可以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使謀略臻於完善,並可激勵員工敏捷參與與創造卓越績效的工作態度。
六、沒有一個小朋友是拉拔不起來的,只有方法不對。
七、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不在立足點的平等,而在歷程與結果的均等。
八、當家庭教育功能不彰,學校要適時扛起教育責任。
九、身先士卒以身作則:以僕人領導及行動領導帶領組織,透過參與行動去實踐發揮領導的精神與功能,促使願景與目標的達成。
十、住宿生活啟發良善:經營住宿型學校,以學校功能彌補家庭功能之不足,透過住宿生活,師生二十四小時生活在一起,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學生的品格,而一般品格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但高義國小的品格教育卻是可以立竿見影的,很重要的因素是住宿生活。
十一、衣食無缺自我實現:積極籌募資源,學生衣食無缺則能安心、認真學習,提早達到自我實現,拾回充滿自信的笑臉。
十二、日夜課輔強化學習:藉由完整的學習進度與補救教學措施,有效提昇學生基本能力與學科成就。
十三、實施週測九十獎勵:每週實施國語、數學檢測,藉此掌握學生學習成效,同時頒發獎狀鼓勵達到平均標準九十分的學生。
十四、保持原味永續文化:文化教育是一個民族是否延續的重要依據,透過學校教育活動,將泰雅文化深耕於學校,藉以保存、傳承、發揚及創新原住民族文化。
十五、世外桃源成長樂園:進行環境改造,使之成為境教樂園。
十六、多元進修掌控潮流:為免影響學生的受教權,給予孩子新穎的教法以及最佳的教學品質,鼓勵教師多利用晚上及假日時段以多元管道進修。
十七、教師評鑑型塑專業:建立兼顧背景、輸入、過程、結果的完善評鑑制度,營造良性競爭的組織氣候,激勵同仁士氣,藉以創造出一個個卓越的績效。
十八、資源整合創造績效:實施資源整合,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及政府資源,以提升學習成效與辦學績效。
十九、建立品牌激勵執行:建立教職員工的品牌意識,激勵奉獻精神與卓越績效的工作態度。
二十、媒體行銷分享辦學:透過傳播媒體的平台,明確的將部落及學校的訊息,確實傳達到部落之外,讓其他部落與大社會能產生有效的互動傳遞。
廿一、數一數二創造績效:要求老師與學生的任何表現都要是數一數二的,提升期望與抱負水準,表現自然品質精緻&績效卓越。
廿二、行政彈性發揮創意:無法掌握目標管理及績效達成,認真努力也是枉然。所以處理行政不要一味囿於傳統思考模式,而要針對問題,發揮創意解決問題。
廿三、昇華心靈服務層次:鼓勵同仁投入志工行列,有利於高義&巴崚國小&復興鄉社教站&桃園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等三合一教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