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苗栗縣銅鑼鄉銅鑼國民小學_陳玉英 校長_重建新校園 打造新契機
緣 起:
服務教育界至今45年,擔任校長17年,我始終抱持著一個信念: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任何措施都要以孩子學習的最大利益為前提。民國80年首次派任校長,有幸與全校6班66人的偏遠小學-苗栗縣新隆國民小學結緣,在任四年間腳步未曾停歇,因為那是一所校舍老舊、師資年齡偏高(全校8位老師有5位超過60歲)、文化不利的學校。為校務的永續發展我全心投入,在硬體方面,改建危險教室、廁所及運動場提供學生最優質的學習環境,並結合五十週年校慶凝聚校友力量,完成地方人士盼望了五十年的學生活動中心,從此學生有了室內活動的空間,社區也有了學習與休憩的場所。在軟體方面,積極推展扯鈴運動,參加中正盃田徑錦標賽榮獲扯鈴項目第一名的佳績,並結合社區文化發展特色,將扯鈴融入客家歌謠中,讓偏遠地區弱勢的孩子首次登上本縣文化中心的舞臺;積極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榮獲苗栗縣偏遠地區學校五項國語文競賽總冠軍,全校師生都展現出自信與豪氣,社區民眾也都把我視為女兒、姊妹一般的疼愛。
84年調派至苗栗縣新英國民小學,在任三年間完成兩端高低落差達兩公尺,下過雨像河溝的運動場整建工程,並配合藝術化的周邊圍牆,除提升體育教學及各項活動品質外,更發揮了運動場社區化、公園化的教育功能。開辦學童營養午餐,解決高齡眷村家長大熱天送便當喘不過氣、弱勢孩子中午沒飯吃的窘境。推展排球運動,開發孩子的多元潛能,讓許多原本沒有特殊專長不可能有機會念大學的孩子,都進了大學的體育系;推動客家歌謠,發展學校特色,深獲地方家長肯定與讚賞。
87年蒙長官器重,選派本人接掌現在服務的苗栗縣銅鑼國民小學,它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百年老校的經營卻有很多困境亟待解決。諸如建物破舊與設施不足、組織成員墨守成規的保守作風、學校本位經營及永續發展的障礙等,重重關卡考驗著我的智慧和毅力,更大的挑戰是上任九個月後就要舉辦慶祝創校百週年校慶。一百歲生日是大事,前任校長因面臨屆齡退休,尚未有籌辦的計畫,因此在時間的壓力下,全校同仁不得不跟著我加快了腳步,卻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藉由「百週年校慶籌備委員會」這個平 臺,凝聚了校友、師生、家長、地方士紳的力量,為百年校慶的紀念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接著九二一地震,震壞了我們的老舊建築,危機醞釀轉機,讓銅鑼國小開創出一百年來從未有過的新局面,這過程我始終以最柔軟、最真誠的心來感動週遭的人。
回顧自己走過的三所學校,均能秉持教育專業理念,掌握教育社會脈動,活化社區在地文化,並因校制宜,突破現狀,發展不同特色,帶動地方教育文化。
(如欲瀏覽詳細內容請瀏覽檔案下載之文章)
<文章出處:苗栗縣銅鑼鄉銅鑼國民小學_陳玉英 校長_重建新校園 打造新契機>
資料來源:97年度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入圍校長方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