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中學是義務教育的一環,以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及民主法治教育為中心,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樂觀進取青少年與健全國民為目標。更應順應時代的潮流,以培育廿一世紀的公民做準備。
一、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培育全人發展的學生。
1.以學生為中心:帶好每位學生,落實學校本位經營。
2.雁行行政團隊:服務教學,主動支援,講求積極與效能。
3.溫馨和諧學校:校園有愛,親師生互信互愛,共享共榮。
4.優質校園營造:人文開放,安全、健康、科技、綠色校園。
5.社區資源結合:資源共享,良善互動,互信共榮,永續經營。
二、落實生活教育,重視品格教育,培養愛己愛人的學生。
1.進德修業: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2.學生形象:陽光活力、樂觀進取、做事負責、對物珍惜、健康快樂。
3.求學精神: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做事情能堅忍貫徹。
4.多元學習:參與社團、活用教材、善用科技,國際視野、鄉土情懷。
5.自我探索:體會生命、認識自我、覺察潛能、珍愛自己、規畫生涯。
三、激發敬業樂業的專業教師,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1.敬業的教育精神:愛與榜樣,用心關照每一位學生。
2.樂業的服務態度:熱誠、關懷、積極、主動、合作、創新。
3.專業的教師形像:教育專業的素養,有活力、有創意、發展適切的課程與活動。
4.充分的教學準備:結合生活、因材施教、幽默風趣、如沐春風。
5.關懷的同事關係:互敬互諒、互信互助,時時的美好新發現。
四、開展前瞻服務的精緻行政,開創高峰經驗。
1.優質品質:建立以「親師生」之需求與滿意為導向的服務系統。
2.走動服務:用心傾聽真實聲音,實踐行政服務教學理念,提昇學習效能。
3.知識管理:建立知識儲存傳播的平臺,形塑知識分享運用與創新的文化。
4. e 化管理:運用完善科技網路,建置資源庫,建構優質的管理基礎環境。
5.轉化創新:持續的創新工作方法,達成親師生滿意的高品質行政服務。
五、結合關心支持的夥伴家長,帶好每一位孩子。
1.建立共識:明確傳遞辦學理念,落實教育合夥人的權利與義務。
2.正向投入:協助正常推動家長會業務,凝聚家長核心領導力量。
3.多元參與:建立家長合理的參與機制,促發良善夥伴的互惠關係。
4.互信互諒:暢通真誠的溝通平臺,建立合作模式,營造和諧校園。
5.親職效能:走進校園,瞭解關心學生學習情形,提昇參與教育的動力。
六、整合資源共享的總體社區,形塑學校成為社區精神堡壘。
1.拜訪學習:走入社區,瞭解人文風情,發覺社區優劣勢與特色。
2.文化資產:融入課程與教學,發展社區獨特性的學校本位課程。
3.主動行銷:拓展學校公共關係,彰顯學校特色,暢通支援互助管道。
4.良善互動:走出校園,向社區學習,參與社區服務、社會公益活動。
5.優質意識:導引前瞻、健康的社區意識,形塑學校成為社區精神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