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減班裁校危機,我勇於利用優勢再創新機,企圖以「補救教學」、「適性輔導」、「活化教學」、「創新應用」四個支柱,撐起三灣國中大家庭的希望再造工程。
第一階段:谷底翻身逆轉勝
方案一:扶助弱勢 攜手向前 → 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全國績優學校〉
為了解決本校基測成績低弱,學生學習成效不彰,擬定「拔尖、扶弱、顧整體」的學習輔導策略,結合苗栗縣的基測激勵方案和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計畫,採取以下作法:1.校長親上火線,爭取家長支持2.制定行政流程,掌握執行績效3.協助教師成長,活化專業教學4.建立獎勵制度,激勵學習動力,實施以來,學生學習成效顯著提升、家長對學校高度肯定,因此深獲教育部的肯定,榮獲100年攜手計畫全國績優學校,「辛苦歸辛苦,但是很值得!」

方案二:多元適性 彩繪人生 → 成就每一個孩子 〈全國生涯優質國中〉
本校弱勢家庭的學生高達4成以上,嚴重拘限了本校學生的生涯覺察的敏銳度和探索能力,在走訪社區和家長以及學生的互動過程當中,也發現家長對子女以及學生本身缺乏目標及未來的憧憬,本著「多給孩子機會、多給學生舞台」的理念,積極推動「生涯發展教育」,為偏鄉孩子的未來,盡最大的努力!建構出屬於三灣國中生涯發展教育的「創意紫牛」-「課程豐富、活動相輔、環境支持、資源無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希望學生能夠將所學運用在生活當中,讓孩子以能力培養能力,實施以來,扭轉家長價值觀,挽回減班裁校的命運、校園氛圍變得和善,人人都可以成為資優生、技藝教育,家長高度肯定,學生學得快樂,因此深獲教育部與親子天下的肯定,榮獲101年優質國中,本人也因此以「推動生涯發展教育有功」,於101年獲選為【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

第二階段:重擊奮起創新高
方案三:活化教學 燃起信心 → 偏鄉小校的希望工程〈全國教學卓越獎〉
為了挽救「學習無動力」的學生,重建他們的學習動機,我們建構出屬於「課程」、「遊戲」及「教學」緊密結合的創新教學模式,進行程序包括知識總動員、班級大會考-、班級啦啦隊、種子選手競賽、支援選手競賽、公布成績等六關,實施以來,學生學習成效大躍進、教師教學專業大精進,因此深獲教育部的肯定,「有效啟動偏鄉孩子的學習意願,凝聚教師設計課程共識」,榮獲101年教學卓越獎的殊榮。

方案四:資訊科技 創新應用 →孩子帶著走的能力〈全國資訊應用典範團隊〉
面對十二年國教,引導教師重新檢視「為何而教、為誰而教」的初心,凝聚課程發展共識,架構出思考框架,透過「同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解決較深層次的問題,有效活化知識的應用,實施以來,學生樂學,家長肯定,建置專屬網站,資源共享,因此深獲教育部的肯定, 「能將資訊科技融入七大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學習氣氛更為活潑有趣,也引發學生更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榮獲101年資訊典範優勝團隊的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