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以品德為基礎,和世界做朋友」,培養具國際視野的國際公民。
1.品格是學生一生的行為準則。
2.培養學生具備全球思維與在地關懷。
二、推動以生命、熱情、主動為內涵的「感動」與「動感」教育。
1.藉『五感』的經營,培養孩子主動學習。
2.藉由「五動」的整合,連結親師生與社區。
3.因應個別差異,適性培育多元能力。
三、「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培養學生廣泛閱變的習慣。
(營北國中以「『營』風展翅,飛『閱』世界」榮獲教育部102年度閱讀磐石獎)
1.閱讀需要有策略、有動機,是一種終生的追求。
2.引導家長陪孩子閱讀並和孩子一同想像、思考、討論。
3.閱讀是希望、是未來,更是教育的靈魂。
四、安排孩子面對挑戰的機會,以奠定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
1.學校不剝奪孩子學習自理的機會。
2.不讓孩子忽略自己錯誤的行為,協助其處理肇事後的責任。
3.學校和父母一起建構適當的輔導網絡。
五、秉持教育神聖信念,不放棄任何孩子,因材施教而適性揚才。
1.思考更適合我國社會脈絡與教育目標的培育政策。
2.孩子都不是像產品一般,具有整齊畫一的特性。
3.制定多元發展的評價制度,揚棄考試教學,增進思辨能力。
4.帶好每位孩子,讓每個孩子的成長看得見。
六、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啟發多元智慧、活出自信和快樂。
1.建置生氣蓬勃、舒適優雅的校園
2.讓學校變成溫柔、關懷、貼心的家園
3.啟發多元智慧、活出自信和快樂
七、引導教師活化教學,設計多元課程讓學習有趣、教學有效。
(在營北國中教學團隊發展出「觸動心靈、超乎想像」方案榮獲101年度教學卓越金質獎)
1.活化教學,激盪學習熱情。
2.強化帶著走的軟實力,創造多元學習經驗。
3.服務學習,培養公民素養,由我做起。
八、建構展現生命的舞臺,在成長過程中看見孩子生命的彩虹。
(在北山國中教學團隊發展出「『蕨』處逢生」方案榮獲96年度教學卓越銀質獎)
1.找回學習的自信和熱忱。
2.發展專業、創意、特色的課程
3.難以忘懷的體驗與感動。
4.讓學子沐浴在和諧溫馨的校園。
九、積極爭取各方資源興建校舍、添購設備,從無到有、從有到好。
1.九二一大地震後擔任總務主任任勞任怨落實校舍重建。
2.擔任北山國中校長期間戮力爭取綠色學校環境場域之各項建設。
3.有幸到營北國中當第一任校長逐期完成各項工程。
十、鼓勵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不斷充實進修提升視野、拉高格局。
1.引導教師成立多元自主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2.結合社區里長、各級學校,成立夜間各種學習專班。
3.掌握學生性向與興趣,成立多元學生學習型社團及營隊推動英語營、科學營、技藝專營、自我挑戰營等。
4.校長及處室主管主動加入領導工作坊及精進級進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