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卓越名言
一、「地偏心不偏,弱勢不弱智,自重才得人重」。
二、「品格修練要從小地方做起-不要麻煩別人」。
三、「我們必須體認教育是服務業,提供給家長與學生的是專業服務」。
四、「優良的教育品質與學生表現是最好的學校行銷」。
‧校園介紹
從後壁火車站沿臺一線省道往南過後壁高中,從左方目視即可見一鄉間綠廊椰林大道,後壁國中即座落於此。一進入校園,迎風搖曳的大王椰子樹梢彷彿在向來賓招手,一眼望去,花草樹木綠意盎然,師生朗朗書聲伴隨蟲鳴鳥叫,輕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編織出一幅杏壇美景。
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全面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本校乃因應而生,遂於本鄉嘉苳村現址購地二、○七一公頃(即今校舍、教學、活動中心等區域)籌劃設立,使本鄉學子於國民小學畢業之後能順利地接受國中教育,創立初期首屆學生於開學時先暫借後壁國小上課,於同年十月中旬方遷回本校。民國六十二年又增購學校對面農地二、○三○公頃為運動場用地,學校校區乃完善底定,全盛時期全校曾達四十二班,後來因應縱貫鐵路以西社區民眾之需求,遂於六十四年八月另設菁寮分部,將後壁鄉臺一線省道以西社區學生另劃學區,並於六十八年八月獨立設校成為菁寮國中。
本校自創校以來已四十年,期間培育出無數的社會菁英,畢業校友遍及後壁鄉乃至全國士農工商各界,在農業社會時代曾是一所極富盛名的學校。隨著菁寮分部的成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農村人口的外移,復加其後大新營地區私中的崛起,國中教育生態的變化,形成學區學生越區至新營就讀的潮流,本校規模乃逐漸萎縮。然而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後壁國中歷屆的校長、學校的老師仍秉持教育的良心與熱忱,持續對地方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與環境。
本校以「誠、正、新、實」為校訓,個人於九十三年八月經臺南縣政府校長遴選委員會遴聘到任,本著平實的教育精神嚴謹治學,充實教學設備,提昇教學品質,加強學生生活教育內涵,並鼓勵全校師生參與校內外各項教育活動,積極營造學校教育特色,目前學校除加強生活品格教育外,並積極發展學校特色,其中食品(烘焙)、餐飲技藝教育學程績效卓著,為學生開啟重要生涯進路;九十三年成立軟網隊,目前已是臺南縣培養軟網運動菁英的搖籃,並已居國國中軟網首強;木球隊、扯鈴隊屢創佳績;各種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包括跆拳、籃球、陶藝、草編、鄉土藝術、美語、創意偶劇、閱讀寫作等更提供學生開展多元智能的舞臺;除此之外,更致力推動扶助弱勢學生與辦理各項課業輔導措施,有效提昇學生學業成績,已成功重新塑造小班小校優質校園新形象,並積極參與社區各種服務活動廣獲社區民眾的肯定。目前本校普通班9班,學生人數267人,與5年 前相比學生數成長超過5成。
‧學校名稱:臺南縣立後壁國民中學
‧資料來源:98年校長領導暨教師教學卓越獎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學校: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