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幼教課程與創新教學
二、行動研究與經驗分享
最高學歷: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教所幼教組
教育理念:
一顆小種子蘊藏無限的生命力,給予適宜的環境、滋潤,它就能爆發,而教育的能量即是創發種子萌芽的因子。
經歷:
一、教師兼任總務組長3年
二、教師兼任教務組長5年
三、臺北市國民國教育輔導團幼兒教育輔導小組3年
四、臺北市能源科技教育種子教師迄今
榮譽事蹟:
一、民國94年: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二、民國96年:「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
三、民國98年:第十屆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特優」。
四、民國99年:2010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特優」。
五、民國99年:教育部師鐸獎評選入圍。
六、民國100年:能源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教案發表榮獲「最生動活潑獎」。
七、民國100年:獲教育部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教案設計競賽 「佳作」。
八、民國98年:獲第十屆行動研究經驗分享類「優選」。
九、民國95年:獲第七屆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優選」。
十、民國94年:獲第六屆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特優」。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世界因有愛,而能彼此尊重不逾矩!個人致力實踐「愛與尊重」,並灑下希望的種子,期待它開花結果,終其人人皆能愛自己、別人乃至萬物,產生「善」的循環。在教育中,個人認為教師須體認幼兒有自發、自主學習的本能,尊重幼兒才是教室主人,學習主體,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引導者、啟發者,而不是主導者,更非揠苗助長者。
二、教學方法:
個人從「愛與尊重」的角度出發,在教學過程中體認幼兒的需求,適時提供學習的鷹架,看見孩子的表現。在尊重與支持的氛圍中,幼兒能展現出積極面與主動性,透過覺察、檢視自己學習過程與目標,進而調整以累積經驗,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勇於面對挑戰。這些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表達等,都是協助幼兒進一步認識、肯定自我、建立自信的重要關鍵,且對其終生影響彌足珍貴與宏遠。
三、教學建言:
學習首重學習者的動機與意願,且使其內在感受到滿足。因此,若能將美感概念與經驗融入課程實踐中,強調歷程的品質、尊重學生內在動機、興趣、想像與創造力,並使學習脈絡具完整與挑戰性,如此的學習有了意義,情感得到滿足,才能成就具有美學概念的完整經驗,學習才能持續與長久。
資料來源:2011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