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特殊教育,專攻智能障礙、學習障礙。
二、球類運動,桌球、排球、羽毛球。
最高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教學碩士
教育理念:愛心、耐心、永不灰心。
經歷:
一、擔任董氏基金會義工、輔導員。
二、擔任臺北市啟智班、身障資源班導師14年。
三、兼任學校行政職務特教組和資料組各1年。
四、臺北市身障資源研討會講座教師。
榮譽事蹟:
一、發揮教育大愛獲表楊:落實有愛無礙,獲扶輪社暨教育部優良特教表揚。
二、教育專業研究發展特優:推展融合教育,將教學付諸行動研究,每每獲獎。
三、落實教學獲績優肯定:教導極重度或低成就學生不遺餘力,多次嘉獎。
四、擔任教學輔導教師:秉持「薪火相傳,專業傳承」理念,帶領新手教師教學經營。
五、教材編製,出版解脫「數」縛一書:參與學習障礙生數學教材編製。
六、行政歷練有責任:做事積極有效率,歷任組長之職務,深獲長官賞識。
七、特殊教材設計比賽獲獎多次:從教材設計中獲取經驗與交流。
教育精神:
個人執教15年來,這幾年常覺得如同倒吃甘蔗般,在特殊教育領域中愈來愈有心得與創意,期許自己成為:
一、形塑學習模式之教師
我想當能讓學生快樂學習的老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尋學習因子,然後樂於學習。我相當奉行布魯納提出的「精熟學習」,學生從步驟分解→動作操作→類化練習→應用等過程,養成學習習慣,塑造知識的精熟,期望學習弱勢學生也能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
二、輔助生活資源之教師
近幾年任教資源班,看到有些父母為了經濟壓力打拼,除了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管教,也常因此影響學生的物質資源。其實孩子何辜?因此,學生在學習以外的生活問題,只要是能幫忙的,我儘可能解決問題,如:提供工具素材、尺、筆、字典、電腦供使用,或是找尋舊衣捐贈,希望他們別因家人的疏忽而放棄自己。
三、良善親職溝通之教師
充分的溝通免除隔閡,將相關學生的特教資訊與教養觀念傳達家長,親師ㄧ起評估學生學習進步與落後的原因,找尋解決之道,引領家長朝子弟優良向度看,增進親子關係,間接強化學生學習動力。
四、發揮腦力激盪之教師
盡力成為有創意的老師。我的方法是善用觀察力,吸收他山之石,結合自己的點子,設計符合教學需求的教材,從「做中學」、「學中做」,或是與同仁進行合作教學,互相砥礪激盪。
資料來源:2010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