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課程教學創意領導。
二、特殊及弱勢生輔導。
最高學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用「愛和希望」,把每個人帶上來。
經歷:
一、國小教師(級任 科任)
二、國小主任 (教務、訓導、總務、輔導)
三、臺北縣金山鄉中角國小校長
四、臺北縣新莊市興化國小校長
五、新北市土城區樂利國小校長
榮譽事蹟:
一、輔導中輟生,100年度榮獲教育部評定「全國輔導中輟學生有功學校團隊」。
二、用「愛和榜樣」辦學,95及99學年度接受校務評鑑連獲特優。
三、注重特殊生輔導,99學年度榮獲「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特優。
四、95-100學年度連續6年辦理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組織專業社群,績效良好。
五、推動親師合作99學年度榮獲「績優志工團隊」學校及家庭教育工作檢核績優。
六、推展親師生共同閱讀,98年度榮獲臺北縣「閱讀衛星學校」2顆星殊榮。
七、參加臺北縣97年度落實藝術與人文素養指標評選,經教育部評定為國小組特優學校。
八、95年度榮獲臺北縣學校經營創新「行政革新組」優等及「課程教學領導」類組特優。
九、落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94學年度榮獲臺北縣「友善校園」特優學校。
十、帶領師生進行社區教學踏查,96年度出版「Hello土城」鄉土教材套書。
教育精神:
校園的真善美很重要,而開啟真善美的鎖鑰就是愛。只有愛在親師生心中蕩漾並化為行動時,學校的生活和學習才會是愉悅的。愛需要啟迪,愛需要榜樣學習。
擔任校長15年來,我堅持用「愛和榜樣」辦學,希望親師生都喜歡來學校,學生快樂學習與成長。如果每個人愛校如愛家,自然而然會手牽手心連心,親師生互相合作。不管過去在中角、興化或現在的樂利,每年的家長日我都會請小朋友邀請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穿拖鞋帶水桶清潔用品,到學校跟老師ㄧ起打掃校園,一方面聯絡感情,一方面討論級務,那種感覺好溫暖。我告訴家長當他們對學校付出愛的時候,孩子也在學習好榜樣。我也時時以「愛與榜樣」、「經師人師」惕勵自己。
課程與教學是學校的靈魂,老師是重要推手,學生是主角,校園環境的設計布置應與課程教學結合。通常我會花很多時間與親師生溝通,共創美麗友善的校園,讓學生快樂學習。各項活動要有創意,讓孩子有多元參與的機會。弱勢及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懷,才能表現更好,所以積極引進社區資源也很重要。我認為善心的人都會很有福報,大家互相付出愛接受愛也分享愛,一定能讓學校社會都發光。
我始終相信有愛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親師合力做為榜樣,孩子的學習會更好。
資料來源:2012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