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特殊教育:學生教我如何當一位特教老師
二、親職教育:孩子教我如何當父母
最高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教育理念:多給孩子「機會」與「微笑」,可能因為這麼一個「機會」,讓他人生改觀,而「微笑」則讓他擁有信心與勇氣。
經歷:
一、臺南市協進國小特教班教師
二、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資源班教師兼特教組長
榮譽事蹟:
一、發揮教育大愛全心投入特教,擔任市級輔導員協助同儕成長。
二、推廣融合理念用心經營班級,傾聽特殊生心聲輔導迎向陽光。
三、自組「蒲公英成長團體」,與他校資源班教師分享交流。
四、榮獲高師大辦理「身障學生教材教法徵稿活動」優等。
五、95年共組「東區國小資源班教師策略聯盟」,研習深獲好評。
六、結合特教教師投入教材研發,創新教材推廣至全市成效卓著。
七、99年推薦學生參加南市總統教育獎徵選,榮獲前六名。
八、辦理並擔任父母成長班講師,培育志工深耕親職理念獲好評。
九、善用社區資源辦理學生畫展,以琳畫廊及病房展現學生畫作。
十、加強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證,充實輔導知能與提升教學技巧。
教育精神:
對孩子,我們需要給他們「時間與空間」、「機會與微笑」,等待他們學習成長。
我們沒笨過,所以不知道笨的滋味。是小崙,教我認識書寫障礙的孩子,是多麼辛苦在看這些符號線條的字;是小文,教我前庭覺失調孩子的痛苦,所以他們得用跳的、用轉圈的方式來讓自己的身體舒服一點;如果不是小桓為躁鬱症所苦,我不會了解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我很感恩身旁很多人都是我生命的老師,尤其是我的學生,他們都在教我如何當老師。
我知道當一位特教老師只有愛心、耐心,是不夠的,它更需要專業能力。我會先了解個案困難處,嘗試找到一把開啟他心靈的鑰匙,接納與同理他的難處,原來不是孩子笨,常常是我們找不到好方法教他。「優弱勢並進」就是那把鑰匙,與孩子討論自己的優勢學習管道為何,並且盡可能教學結構化,減少分心,此外適當的操作教具、調整評量方式,都是我常用的方法,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增加了,說話音量大了,自信心自然也增加了,這是最棒的回饋。
「老師,你對我們很好。」「老師這個我會了!」「老師這個好難,你再說一次!」孩子們的回饋很真實,也很有挑戰性,我得像魔術師一樣再變變變,想盡辦法讓學生明白上課內容,我甘於這樣的陪伴孩子,找到他們的學習方式。
資料來源:102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