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學校創新經營與發展特色學校
二、學校與社區活動之企畫與評鑑
最高學歷: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碩士班
教育理念:教育的大愛,是融入孩子所處的真實環境中,展現出教育的專業與熱忱,陪伴每個學生快樂學習、適性展能。
經歷:
一、校長8年、教師8年、主任9年
二、教育局特教資源中心主任3年
三、臺東縣特殊教育輔導團團長2年
四、臺東縣DOC輔導計畫協同主持人
五、水保局農村再生專案計畫講師
榮譽事蹟:
一、獲100年度臺東縣特殊優良校長及國立臺東大學傑出校友之表揚。
二、榮獲98年教育部評選為全國十大經典特色學校。
三、創辦電光遊學,以原住民特色課程接待縣內外達5,000人參訪遊學。
四、爭取藝術光點亮臺東方案於大王國小導入藝文資源豐富偏鄉學校。
五、深耕校本課程,結合在地多元資源帶動團隊建構學校特色課程。
六、組訓旮亙樂團,傳承阿美族傳統器樂文化,成為知名表演團隊。
七、轉型經營偏鄉迷你小校獲全國學校創新經營獎優等。
八、連續4年營運關山數位機會中心及開辦部落大學。
九、得商業週刊、親子天下評選為全國百大特色學校。
十、辦理優先區課輔、視訊數位學伴、夜光天使等專案。
教育精神:
在多元族群的臺東縣生活與工作,時常充滿幸福感與面對挑戰性。自28年前就讀臺東師專參加仁愛社,每個寒暑假期到偏鄉社區部落展開服務工作,深刻感受到文化與環境的優美及自然,但也看到孩子純真笑容的臉龐背後,常糾雜著經濟、文化與教育不斷循環惡化的陰影。留在臺東任教24年期間,服務過5所不同區域與族群的學校,擔任老師主任與校長的不同角色,實踐的信念即是,用教育的專業與熱忱來陪伴孩子,在真實情境中快樂學習、適性展能。
有機會擔任偏鄉迷你小校的校長,持續帶領學校團隊增能並轉型經營,落實學校社區化及社區有教室的理念,將社區部落人力、文史等資源導入,發展出原住民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學校和社區的協力合作,讓電光成為一所全國知名的原住民特色學校,並且接待5,000人來到電光遊學和參訪,帶動跨文化的交流體驗,也開創出原住民地區學校轉型成功的案例。學生所組訓的「電光Amis打擊樂團」,傳承了阿美族瀕臨失傳的器樂文化,帶著文化自信和音樂技藝,巡迴校內、縣內、外進行達50場的表演,帶動校際交流與關懷服務的學習實踐。在教育現場,我們成功的轉化劣勢與困難,實踐教育的許多可能與創新價值,讓孩子在學校快樂的氛圍下,創造充滿幸福的學習時光。
資料來源:102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