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自然觀察:研發課程,生態解說。
二、寫作:藉書寫融合自然與人文。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四十學分班結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教育理念:專業才有尊嚴;敬業才足以成為孩子榜樣;樂業,方得以持續教育熱忱。
經歷:
一、北政國中生物科教師29年
二、兼任導師20年
三、生態教育教師9年
四、自然觀察社社團老師9年
五、擔任理化、地球科學教師
榮譽事蹟:
一、獲「臺北市101學年度特殊優良教師」(數學與自然科學類)。
二、研發「生態教育」教材,獲教育部100年教學卓越獎。
三、投入「生態教育」行動研究,作品獲臺北市第十屆特優。
四、資訊技能活化「生態教育」,架構網站「比目魚視界」獲選入益教網 。
五、致力關懷學生,93年「特教孩子輔導心得徵文」獲臺北市第一名。
六、記錄、收集班級活動,92年獲臺北市「中小學畢業光碟競賽」特優。
七、創新多元教材,臺北市94年多媒體教材甄選,作品「蕨地林間」獲佳作。
八、成立純戶外教學社團「自然觀察社」共9年,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
九、參與「優質學校」(資源統整、課程發展、學生學習)推展獲獎。
十、經驗分享,96-100年間在本校或他校、機關團體演講,共30場。
教育精神:
年輕時,我對自己的期望僅僅是「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隨著資歷漸深,我慢慢體會到,是「老師」這工作一路領著我揣摩出生命的意義,即是「貢獻所學,成就教育」。
粉筆生涯中段之後,孩子的差異加上時代變遷、生態遭受破壞,生物多樣性逐年減少,我的理想轉為「成為孩子們心目中專業的生態老師」。
我深刻體悟到夢想必須經過一番省思與努力,也就是「專業成長、研發教材、創新教法」才可能完成。我努力提升資訊能力,並將此能力融入教學中,以順應變化迅速的環境及日新月異的科技;我結合學校與其周邊環境,包括政大後山、河堤、小坑溪、指南宮…等步道,將「自然生態教室」擴大;我用走過臺灣的足跡編寫「生態教育」教學檔案,開發生態教材。
我就地深耕,29年來只待過一個學校,只做一個工作。我創新設計一套課程,期望打開孩子們的心,打開孩子們的耳朵、眼睛、嗅覺、味蕾…,引領孩子去體驗大自然裡觸手可及的豐富與美麗。也引導他們閱讀自然文學、書寫自然,以提升孩子對自己內心的察覺與感受能力,並學會放慢腳步,聆聽大樹之歌、欣賞魚蟲之樂、嗅覺花枝草根,畢業離開後心田帶著這座花園,帶著綠色的種子,散播深耕出一座座森林,陪伴人們生生世世。
資料來源:2012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