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生物專業教學。
二、班級經營。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
教育理念:知識的生命顯現於傳承與繁衍,教師的生命顯現於學生的成長與充實。
經歷:
一、專任教師2年
二、教師兼導師22年
三、教師兼資優班導師3年
四、教師兼副組長1年
五、教師兼註冊組長1年
榮譽事蹟:
一、認真教學及班級經營,於所任教過之三所國中均曾獲頒教學優良獎。
二、參與專業成長團體,獲高市教學卓越獎國中特優及教育部國中佳作。
三、堅持教育理想,經營非為升學而準備之資優班,正向影響學生發展。
四、指導學生參加科展及科學活動多次得獎,獲選為優良科展指導老師。
五、參與教師資訊能力成長,將課程教材及教學E化因而提昇教學效果。
六、推動資訊融入教學,充實學生資訊能力獲臺灣網博及國際網博獎項。
七、利用鼓勵及團體動力並善用家庭聯絡簿有效經營班級帶動學生成長。
八、認真地「傳」與「承」多次受聘為科展引言人及全市教甄選之評審。
九、呼應教育部之「攜手計畫」協助有效推動清寒學生之英語補救教學。
教育精神:
教師的角色其實就像一座橋,帶著學生度過學習關卡、走向正確的成長方向。
因為它是一座橋,所以必須橋身堅實、基座穩固,才能讓人在上面走得安心。因為它是一座橋,所以必須蓋對地方、前進方向正確,才能讓人順著它走得放心。那麼,知識的傳承在其中,教師的生命也隱於其中。
我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心智成長比知識的灌輸還重要。由於社會快速演變,追求目標多元,現在的學生不再是「唯教師是聽、唯教材是學」了,因此教師會發現學生學習的心思變弱了,成績下降了。教師必須花更多的心力想出更好的辦法,顯示更多教育專業的能力,不能只是強迫拉馬到河邊,也不能只是誘導學生到河邊,而是應該想出更好的辦法先讓學生心智成長,則學生主動的學習才有可能。
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動機並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真所謂「知也無涯」的時代,我們不可能教會學生所有知識,但卻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基本知識有了、學習心態對了、學習方法隨身了,快樂的學習才會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願意讓資優班淪為為升學而多考試的班級,而學生的成就會逐漸顯現於他們的未來。
我的教學建言:把自己這座橋搭得穩固,讓學生在上面能安心地走、放心地走,讓他們能順著橋的正確方向走向無限可能的未來。
資料來源:2012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