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高中音樂教學
二、合唱藝術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教育碩士
教育理念:
音樂教育是美育與健全人格的養成計畫。世上沒有「音癡」,只要願意聆聽,感受,便可由音樂的真善美達到和諧人生。
經歷:
一、臺中縣立光榮國民中學音樂教師
二、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合唱團指揮
三、臺中市合唱團指揮
四、國立大里高中音樂教師
榮譽事蹟:
一、平日教學認真,創新用心,深受學生喜愛,屢獲校內頒發傑出教學獎。
二、熱情教唱並改編校歌,讓愛唱校歌成為學校的特殊文化,凝聚向心力。
三、配合學校活動,推廣音樂不遺餘力,使校園處處樂聲飄揚。
四、91學年度至今,帶領合唱團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年年榮獲第一名與特優。
五、96學年度至今,帶領合唱團參加鄉土歌謠比賽,年年榮獲第一名與特優。
六、義務指導學生參加個人音樂比賽,年年榮獲前三名佳績。
七、注重品格教育與團體紀律,藉活動的策畫與舉行,教導出感動人的學生。
八、愛心耐心,讓學生備感溫暖,不論在學生或畢業生,皆視之為心靈導師。
九、帶領合唱團,應邀至上海參與2009千人歌會,於東方藝術中心表演。
十、帶領合唱團,至上海世博夏令營演出,拓展學生視野,歌聲享譽國際。
教育精神:
我認為天下沒有所謂的「音癡」,主要是「聽力」與「感受力」開發的多少,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多以音樂欣賞為主。此時期的孩子,充滿活力,給他們適當的刺激與引導,常能夠得到許多正面的回饋,因此對教材的選擇,以貼近學生生活經驗,開闊藝術新視野為主要。課堂上,營造輕鬆而不放肆的氣氛,熱烈討論與互相尊重的態度。教學設計以與學生互動為主軸,輔以投影片介紹、分組討論、表演的方式呈現,著重在學生聽的能力,內心感受的表達,與對藝術及生活的熱忱。除此之外,對合唱團的教學也盡量採取生活化,以學生的經驗為出發,加入一些小遊戲,發揮想像力,要求專注力與持續力,使其能很快並精準的掌握歌唱要點。在選曲方面,選擇具有藝術價值、教育意義的好音樂,能夠展現此年齡青春熱情的活力。另外,團體精神的培養、向心力的凝聚,更是重要的課題,因此營造家庭的溫暖氣氛,並藉由活動的策畫與舉行,讓學生學習團隊合作與包容感恩。執教十數年,孩子們封我為「自high」老師、「媽咪」,能夠看到孩子們快樂的學習,是充實與滿足的。我深信音樂的魅力,能帶給孩子們美好的感受,而這個氣氛會感染身旁的人,讓學校、家庭、社會,充滿溫馨。我仍將以音樂教育與合唱藝術的推廣為終身職志。
資料來源:2011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