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數學教育、專題研究與競賽之指導。
二、生命教育、成功人生方向目標之演講。
最高學歷: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培養通達的智慧,能明理、懂事;涵養真實、寬容的德性,有真性情、好性情。
經歷:
一、大明中學國中部、立人高中各任教。
二、國立大里高中、國立臺中一中訓育組長。
三、臺中一中三年級級導師二屆。
四、臺中一中數學科召集人二年。
五、撰寫及編輯高中數學教科書。
榮譽事蹟:
一、指導學生參加數學能力競賽,獲中區第一∼四名六人次,全國一∼三等獎五人次。
二、指導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獲銀牌獎二次,亞太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獲銀牌獎、榮譽獎各一次。
三、指導學生參加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獲團體第三名,個人第六名。
四、指導學生參加中區科展共獲優勝一件,佳作八件,全國科展佳作一件。
五、指導學生參加臺灣國際科展獲大會獎三等獎、美國國際科展正選代表。
六、指導學生參加丘成桐數學獎獲銀牌獎,旺宏科學獎獲佳作。
七、指導學生參加TRML(臺灣區高中數學競賽)獲全國團體金牌獎、銀牌獎及銅牌獎。
八、擔任臺中一中教師甄選試教委員及獲邀擔任五所國立高中教師甄選試教與命題委員。
九、三度獲邀在班級經營實務研討會對高一導師做經驗分享。
十、獲邀在強化心靈運動專題講座以〝男性的魅力──預約成功的人生〞為題發表十場以上演說。
教育精神:
在知識蓬勃發展的今天,知識教育似乎是無法逃避的宿命,然而如果要追求人類的幸福快樂,則不能不回歸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育與知識教育其實並沒有衝突,甚至可以相輔相成,只是我們太多時候都被知識淹沒而不自知。知識必須內化成智識,進而產生智慧,才能營造幸福快樂的人生。「成長,要在生命中起本質的變化。」人最重要的本質來自於智慧與性情,因此,我們應引導學生培養通達的智慧,能夠明理、懂事、通情;涵養真實、寬容的德性,能有真性情、好性情。擁有通達的智慧與寬容的德性,就能學會面對個人的煩惱、挫折與失敗;學會面對群體間的矛盾、衝突與鬥爭。要通過這些考驗,才能真正超越人生的難題。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十五歲正是進入高中的年齡,高中生對人生有各種好奇,也開始有獨立思辨的能力。因此,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階段──人格塑造的啟蒙階段與理想性格的播種階段,也是攀登人生高峰蓄勢待發的準備階段。我總是期許學生:「利用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十五年,磨鍊智慧之劍,涵養仁慈之心,培養堅毅勇氣;三十歲以後佩劍行江湖,做一個滿懷理想、熱情灑脫、豪邁不羈、披巾快馬縱橫理想與現實交界的俠客。」
多年來我總是利用機會以「男性的魅力──預約成功的人生」為題,和學生談人生的方向與目標,也正是基於追求人類幸福快樂此一終極目標。
資料來源:2012年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