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課程規劃教材編輯及創新教學
二、親職教育及非行少年輔導
最高學歷: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四十學分班結業
教育理念:
秉持無私的愛,用無條件尊重關懷的態度,找尋適合方法來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使之能自我負責,獲得幸福快樂。
經歷:
一、達人女中學務主任
二、成功高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三、成功高中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委員
四、成功高中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
五、張老師基金會臺北分事務所志工督導
榮譽事蹟:
一、深具愛心善用輔導策略獲選為103年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導師類第一名。
二、秉持大愛關懷弱勢獲頒全國教育大愛菁師獎並榮登臺北市杏壇芬芳錄。
三、投入救災獲內政部社會服務金牌獎北市社會服務貢獻獎媒體大幅報導。
四、以愛心熱忱關懷身心障礙學生、非行少年及特殊學生輔導其向善向上。
五、對教學班級經營及親職效能,扎根社會貢獻影響深廣,獲頒傑出市民。
六、發展特色課程啟發感知體驗,創新教學落實生命教育,媒體大幅讚揚。
七、協助教育部製作高中國文示範教學錄影帶,俾益高中教學。
八、課程發展、教具設計、編寫教材、指導文藝營從各層面提升教學寫作。
九、指導國語文競賽成效卓著,參訪交流等教學經驗,熱忱分享各校教師。
十、以全人教育帶領班級,正向真心感召學生、家長,影響深廣成效卓越。
教育精神:
我希望努力學習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以學生未來最大的幸福為懷的態度,找尋適合方法,來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使之能自我負責。所以我秉持的是一份無私的教育愛,想用我這個成熟的人來帶領一些尚未成熟的孩子們成長,並走向自我實現。
心理學家羅吉斯認為:「促進學習的資源,如:專業知識、教學技巧、課程安排、輔助教學器材、示範或演講」固然重要,但學習者(生)與催化者(師)之間的「人際關係」,才是促進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非常重視師生關係,並且隨時關懷學生的狀況,積極地了解他們。
我的目標是:為社會扎根─為未來培植一些我們希望看到,更是社會需要的人。
我帶領學生的重點在於:提升學生思想的深度、用尊重關懷人的態度、「從實際經驗體會中」領略做人與做事,讓學生成為讓人喜歡、讓人需要的人。
我常使用的教導方法是:信任學生、建立習慣、取得信任與威信─教與管並行堅持原則和界限、細膩布局與情感的表達帶出經驗與體會、持續的個人關懷、總是在團體中的讚美、私下地教導與處理學生不當的行為、分享智慧箴言啟發思考、關懷家長以達成共同合作的教育目標。
資料來源:103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