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身心障礙學生教育
二、特殊兒童鑑定與評量
最高學歷: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博士
教育理念:無論任何能力與障礙兒童皆可學習,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付出的心力與時間多少而已。
經歷:
一、臺北縣萬里國小教師
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教中心主任
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務長
四、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
五、教育部特殊教育諮詢會委員
榮譽事蹟:
一、榮獲全國優良特殊教育人員。
二、榮獲特殊教育學術研究木鐸獎、服務獎。
三、主持國科會及教育部等單位47件研究計畫。
四、發表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等研究成果69篇。
五、發表及出版專書及專論共40本(篇)。
六、任教育部特殊教育諮詢會、經費分配及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委員。
七、任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理事。
八、榮獲彰化師範大學教學特優及傑出服務教師獎勵。
九、規劃與設計高中職啟智學校課程綱要、高職特教班設班及科別。
十、任大專校院系所與師資培育評鑑、高級中學及特教學校評鑑委員。
教育精神:
特殊兒童從身心障礙到資賦優異,身心障礙又分智能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身體病弱等,類別非常多,每名學生的個別差異甚大,包括學生個別間與個別內在能力間差異。世上沒有任何一份教材或教法能將每一名特殊兒童教會;特殊教育教師應比普通教育教師具更多的創意與教學能力。教師要像醫生般能立即診斷出學生的問題,更必須像慈母般容忍學生不同異常的行為,更具耐心的照顧病弱學生;教師另要像大廚師般將各種食材(教材與教具)烹煮讓客人(學生)享有色香味具佳的食物(學會教學的內容),更必須像魔術師般變出各種新奇事物,持續吸引觀眾(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每一種課程、教材或教法都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限用於何種學生身上,只看教師的巧手如何適才善用。能體會上述理念,天下就無教不會的學生,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也能有效學習,積極成長,這才是教育精神的實踐。
資料來源:102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