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領域:
一、人因工程:專業理論之生活化應用
二、創意思考:培養學生多元思考方式
最高學歷: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博士
教育理念:秉持教育熱忱,就可以坦然而樂觀面對目前教育環境的各種變化與挑戰。
經歷:
一、明志科技大學教務長、院長等職
二、明志科技大學師鐸獎首位獲獎教師
三、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四、國科會工程處工工學門複審委員
五、技術學刊工業工程組召集人
榮譽事蹟:
一、連續三年獲選為明志優良教學教師,首位獲明志師鐸獎之教師。
二、臺北市教育局第四輯「技職教育的天空」傑出技職人。
三、聯合報「技職有藍天」專訪:高職三年、找回自信。
四、入選技職101-向成功者學習。
五、100-103年獲選明志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教師。
六、推動明志教學卓越「TAKE提升計畫」(獲教育部七千萬元補助)。
七、全國技專校院教務主管會議主講人:提升學生就業力。
八、教學卓越計畫主管會議「產學合作反饋至課程設計經驗分享」。
九、建構個人教學網站KM系統知識平臺獲全校第一名。
十、多次進行全校性教學經驗分享活動。
教育精神:
教書是良心事業,雖是老生常談卻也真實不虛,我認為好老師各有其不同的優點與特質,但熱忱是其共同點,因此不論嚴格或是溫和,加之熱忱便是好老師;此外,隨時「設計」課程,也是成為好老師的重要因素,好老師會不斷透過課程設計,以面對特質不同的學生,即使教授相同的課程。我上課注重學生觀念架構的建立,尤其基礎知識若能學得紮實,之後便可輕易而正確地累積更多知識,即使踏入職場,也能透過自學而成長,因此,在開學初期幾次課程中,引導學生瞭解該課程在其科系專業中的角色、發展歷史與未來趨勢、實務上運用時,我發現同學們的神情總是特別認真,這對後續教學有事半功倍之效。緣此,我雖是系上的資深教授,但主動爭取教授大一的基礎必修課程,相較之下我在研究所全學年中最多只開設一門課程。教授大一基礎課程,能讓大一學生儘早熟悉自己所選專業,也因熟悉使學習更具動機與效果,對我而言,比在研究所上課更有成就感,也更具意義。
資料來源:103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網站
主辦單位: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