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了孩子的六大能力
1.覺知辨識:孩子運用觀察能力發現左鎮的西拉雅特色,並主動探索、比較在地與他地西拉雅文化的異同,在學校發展出屬於左鎮的西拉雅特色。
2.表達溝通:使用各種方式,如繪畫、口頭分享、問答、說故事、討論…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西拉雅文化的想法,在其他孩子分享時,也能專心聆聽,知道各組的西拉雅作品是如何製作的,遇到困難也會尋求同學的意見,互相交流想法以解決問題。
3.關懷合作:對於在地及他地的西拉雅文化,主動關心他們的特色,包容文化的差異,並利用模擬生活(如娃娃家抓魚煮菜),來體驗西拉雅的文化;同時透過分組討論與合作,傾聽他人的想法以達成共識,設計屬於自己組別的作品。
4.推理賞析:運用書籍、探訪、觀察、影片而得的經驗,發覺過去西拉雅的生活,並將自己所認識的西拉雅知識,透過組織、統整西拉雅解說內容,為大家解說左鎮及西拉雅之美。
5.想像創造:運用學習區模擬西拉雅生活、製作西拉雅物品、創作故事、表達看法、繪畫作品、肢體模擬、實驗操作…等,再現屬於左鎮的西拉雅。
6.自主管理:孩子在解說、課程、校外參訪時間,專心聆聽他人的想法,在分組創作時,會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和小組成員共同合作,並在有衝突時,和同學一起想辦法解決,調整自己的作法。
二、以全語言的觀點將語言融入生活,孩子學習到多種語言
三、促進孩子口說能力與組織能力的進步
四、提高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度

五、與幼兒園交流,拓展孩子學習視野

六、家長開始認同主題課程,跨區就讀左鎮
七、喚醒家長對故鄉的意識,積極認識西拉雅課程
八、孩子將西拉雅課程帶回家中,增進家長對左鎮西拉雅文化的了解,喚起西拉雅家長的文化意識,也讓哥哥姐姐學會西拉雅歌謠。
九、經驗分享,推廣左鎮課程
十、促進親子關係,增加正向親職溝通的機會

十一、受邀參加演出,受到社區的關注

十二、融入多元文化,提升教師資料蒐集與課程統整的能力

十三、發展遲緩幼兒的成長
101學年度班上原有三位發展遲緩幼兒,經過一年的學習,一位發展遲緩兒已經可以擔任解說員的任務,兩位發展遲緩兒,在102學年的鑑定中,已不符合發展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