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的李校長英瑞曾說:「香慧與鳳珍是兩個火車頭,衝衝衝!渾身充滿幹勁與創意!」不管怎麼說,一個團隊可以成立十年依然充滿活力與創意,那應該是值得大家鼓勵的吧。
一、蛻變Ⅰ:『建構教學罵翻天,操作數學浪費時間』
九十學年教育部積極推動建構式教學,希望學子能建立自己的認知基模,以理解的方式學習數學,多給孩子發表與嘗試不同的解題策略。結果學生、家長、老師罵翻天,最後連廣告也來諷刺一翻。這時,給孩子多一點時間「玩」的數學課怎麼推動下去?
要成為「玩」家要遵守遊戲規則:給孩子有效的提問刺激思考,讓孩子操作學具輔助思考,最後將「發現」的喜悅還給孩子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與學生共同歸納與整理,將「遊戲」精緻化,創造教學的雙贏。
二、蛻變Ⅱ:『九年一貫時數不足,使用學具不切實際』
正綱推行後,在多個領域的課程下,數學時數相對變少了。教師即使只用一支粉筆,仍然感覺授課時數不足,給孩子多一點時間「玩」的數學課不是自找麻煩 ?要成為「莊」家要遵守遊戲規則:莊家創造多元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利用班親會讓家長親自體驗「玩」家的樂趣,拉住家長一起投入「玩」的數學課。莊家在開學前要規畫好課程,設計好活動,確實掌握遊戲的教學目標。讓活動不是看熱鬧而是課室教學的延伸,數學概念的連結與應用。
三、蛻變Ⅲ:『光有拼勁是傻勁,臭皮也賽諸葛亮』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好玩又富啟發性的遊戲很多,但是卻沒有一套「玩」結合「數學能力指標」的教科書,要保持孩子對數學的「玩」性是難上加難?
要成為「High」課要遵守遊戲規則:只有個人感動熱情很快會消逝,一群人感動就容易持續下去。1 成立讀書會,一起找遊戲規畫課程。2 參加教師專業評鑑,成立數學專業社群。3 教師寫計畫,找講師進修,添購教具與書籍。4參加數學輔導團,尋找數學活水與資源。5 學校行政支援,親友團陣容龐大。
四、蛻變Ⅳ:『五根手指同爹娘,何必計較長與短』
人多難免口雜,兄弟姐妹都會計較勞務,何況是非親非故的教學夥伴呢?要地鼠也學會飛翔,要老鷹也能專鑽洞,是真公平還是假公平?
「雙贏」團隊的機智與機制:1、沒有經驗的老師也是學生,前輩是晚輩的鷹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2、主動認領工作,團結力量大。3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吃虧就是佔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