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本方案以觀光列車為意象,盼能帶動本校的觀光導覽課程。本教師團隊發展亦如台灣火車發展史,分成以下幾個時期:
一、蒸汽機車期:
班級社區踏查課程是配合低年級學生「認識家鄉」的課程,麗雯和秋瑾兩位老師決定採取協同教學,一起帶領學生拜訪社區。走出教室學習,對學生是極度興奮的事情,兩位老師忙於管理學生,對於社區觀光勝地的歷史文化和特產,無法掌握教學重點,很難順暢的進行導覽,感到疲憊失望。
二、飛快車時期:
為迎接百週年校慶,將校園導覽課程列入籌備計畫。票選「介壽12景」訓練學生擔任小小導覽員,學校辦理參訪楊心、霞雲等績優國小觀摩。麗雯和秋瑾老師對於社區踏查導覽雖感挫折,但希望從跌倒處爬起,鍛鍊自己的導覽教學基本功,於是邀集美玲、曉蕊老師組成團隊,訓練班級學生,擔任校慶小小導覽員的工作。
三、莒光號時期:
在積極籌備百週年校慶的活動中,導覽的教學活動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我們積極辦理教師研習,實地的導覽觀摩,增進語文能力及導覽技巧;結合泰雅樂舞,讓課程教學更生動有趣。未參與本課程教師發現本課程實施後,學生在課後認真準備導覽口語稿,表達能力的提升,也全力投入介壽號「觀光列車」的導覽行列,本方案課程在校園中熱絡起來。
四、自強號時期:
導覽課程列入學校課程計畫後,校長召集教師編輯校園四語導覽手冊,辦理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實地演練導覽,將當地文化、傳統技藝探索引入導覽課程中,深化學生學習內涵。
此外更結合社會資源,將弦樂帶進學習課程中,融入了在地的泰雅音樂,從課程當中看到孩子的蛻變成長,全校老師也將導覽視為學校特色課程主軸,全面啟動教學動力。
五、高鐵列車時期:
連續兩年全面推動下,發現家裡迴盪悅耳的讀書聲、歌唱聲與絃樂聲,家長志願加入導覽認證的隊伍。社區耆老肯定和支持學校的特色課程,提供更多的資源和資訊。親師生三造均有顯著的導覽技能和文化認知的成長,提升教學效能,促成介壽號「觀光列車」導覽課程平穩飛速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