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臺北縣老梅國民小學 - 老梅家族追風教師團隊 - 箏心箏藝在老梅
案發展動機及目的:
一、發展動機
老梅國小位於臺灣最北端的石門鄉境內,而石門鄉到98 年已辦理了10 屆的國際風箏節並自詡為「風箏的故鄉」,但是與風箏相關的文化、觀光甚至於經濟產業並未成形,而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節只淪為2 天的嘉年華會,而這邊的居民與孩子們也只能看見表面的熱鬧光景,卻看不見風箏文化背後深沈的意義與價值。
身為老梅國小的老師是不是該思考將風箏當作課程的發展媒介,讓孩子們親身參與風箏的製作與放飛、經由各領域教學的連結來重新認識風箏與自己家鄉的獨特性並從而建立自信心,希望透過教學上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讓風箏文化的根從這塊土地、從這些孩子的心靈長出來!如此,風箏的故鄉不再是光冕堂皇的口號,而是一個可以透過教育實現的遠大理想與目標!
因為風箏,老梅國小的親師生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也因為風箏讓一切的堅持有了價值!雖然我們堅持,但我們內心並雖時時堅強...... 只因為我們還願意看見風箏的好、看見風箏帶給自己與孩子們的成長!縱使堅持理想而帶來種種的辛勞與磨難,但因為風箏、為了孩子,我們願意!
二、創新目的
透過這個方案的四項特色,我們也給自己四個挑戰當作努力的目標!
(一)凝聚全體親師生對風箏課程的高度認同與共識。
(二)改變教師單打獨鬥的教學習慣,並願意與同儕進行合作教學。
(三)提昇教師風箏教學與課程融入的教學專業能力。
(四)強化行政團隊整合社區與學校資源的能量。

(如欲瀏覽詳細內容請瀏覽檔案下載之文章)
<文章出處:台北縣老梅國民小學 - 老梅家族追風教師團隊 - 箏心箏藝在老梅>
資料來源:99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