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孩子能透過認識家鄉做起,並以「文化認識"文化保存"文化創新」為鄉土教育的核心,透過體驗學習、人文關懷,以創造思考教學展現學生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能力,我們更教導學生運用資訊技巧與能力讓世界看見我們的美、我們的好!
本校自90年起陸續推動鄉土、環境、資訊本位課程後,學生愛鄉的心已逐漸萌芽,93年起為了提升孩子對鄉土的認識,我們運用創新策略把資訊教學融入鄉土課程中,95年結合社區產出新坡第一張綠色生活地圖,課程推動延續至今。本方案的課程規劃如下:
一、課程教學主題設計,從學生熟悉的觀音鄉,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效。
二、透過教學引導,將學習場所由教室延伸至戶外,把學校內學習與校外生活事物做連結,透過造訪,讓學生願意付出更多行動作觀察、紀錄、 學習。
三、課程結合專長老師、熱心家長、行政人員與社區人士共同參與,激盪出更多元的活動容,讓學生的學習更豐富。
四、教學以照片、影片、簡報、網頁介紹、主題閱讀等多樣上課輔助工具,引導學生蒐集並運用資源;透過各種感官接觸加深學習印象,透過小組學習,整合學習經驗。
「從新坡出發-讓世界看見」,教育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然而「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孩子透過認識家鄉、珍惜環境資源做起,進而走出家鄉,實現讓世界認識我們的這個夢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世界很大,台灣很小」,但是二十一世紀以後資訊網路無遠弗屆,在網路交流中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拉進彼此的距離,於是新坡雖小、台灣雖小,也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