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高雄市永清國民小學 - 蕨對神奇團隊 - 戀戀古城遺跡,再造蕨代風華
方案緣起:
一、 學校與社區背景環境分析
永清國小校園豐富的生態環境,是得天獨厚的教學資源,自然科教師團隊因而著手設計自然生態環境教學步道創意課程,讓學童利用課餘進行探索學習,寓學習於生活,於生活中產生學習樂趣;而因學校緊鄰左營一級古蹟-鳳山縣東門城牆,學生經由自然教學步道設計競賽的過程中,發現此城牆除具有文史古蹟價值,牆上並蘊育蕨類多達19種之多,儼然是一座生態教學的大教室。
二、 課程開發動機
當學生接觸過城牆上的蕨類,並透過老師創意的教學,對蕨類深深的著迷,但礙於不能隨意摘採城牆上的蕨類,更不能讓全校學生皆能親手製作蕨類標本、書籤…等,對於蕨類的孢子繁殖、匍匐莖繁殖都僅僅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於是師生便共同計畫在校園中經營一塊「蕨類探索園地」,讓學生走進蕨綠世界,歡愉的享受它的古樸典雅之美,並透過創意學習活動,讓學生體會蕨類生長的奧秘,從研究中,認同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兼具的古城牆,賦於古蹟的新風貌。
三、 課程開發目標
讓學生親自繁殖蕨類、學習栽種蕨類、研究蕨類,學習的場所便不再囿於方正狹窄的水泥教室,而是可以親近、觸摸的蕨類生態牆;再配合「蕨類探索園地」,讓學生與環境產生親密互動,除可在生活中觀察、情境中學習,看生物生長的生命之美,還可以將所學隨時向來賓、社區民眾導覽解說校園中美麗的蕨類,彰顯在地課程特色,也讓學校資源與社區民眾共享,進而對學校有高度的向心力與認同感,為校園永續發展的自然生態環境課程,奠定良好的根基及典範。
(如欲瀏覽詳細內容請瀏覽檔案下載之文章)
<文章出處:高雄市永清國民小學 - 蕨對神奇團隊 - 戀戀古城遺跡,再造蕨代風華>
資料來源:98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