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桃園縣私立六和高中附設國中部_翅膀製造工廠_六和生活, Life直播 
方案發展的動機或目的:
「不一般」的治校理念
「生命的關懷與更新」為本校的核心價值,我們強調在學校內的師生「不只在此一起工作,更在此一起生活」;「生命」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校務的各領域及各層面,均需自此核心輻射而至。在現今多數學校的辦學只以「考上台大」、「考上第一志願」為目標、辦學成效只以其人數多寡判斷的同時,我們對教育的本質應為何感到憂心;學生能不能進明星學校就讀是一回事,學生在何「身心光景」下進入明星學校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認為後者顯然重於前者,否則,我們的思維就有「物化」「唯物」的傾向了。故此,本校的教育目標明訂為「以生命的關懷與更新為核心價值,重視生命教育,培養生活家的全人學府」,期藉此能將教育的主旨「拉回」生命與生活的基本面。
「知識的巨人」vs「生活的侏儒」
若干年前,一份國內知名雜誌封面的標題至今仍觸動人心-「知識的巨人,生活的侏儒」;那是描述台灣學生專文的「主題」。而今,我們所教育的學生,恐怕成不了「知識的巨人」,卻仍是「生活的侏儒」!故此,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必然應是「生命教育」,必然應是「全人教育」。所謂「生命教育」,即使人能「活得好教育」;所謂「全人教育」,即使人「活的圓滿」的教育。對照台灣當前社會,我們認為「生命教育」、「全人教育」的推動益顯必要。有心人士都會感受生活台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問題」及「生命問題」。有人因為喪失生活能力而放棄生命,令人惋惜感傷,這是「生活問題」。也有人一無所缺,卻活的很痛苦,這是「生命問題」。在各種訊息的警惕下,學校教育工作者理當有所反思,有所作為。
刻不容緩的「課程規劃」與落實
為免六和的孩子於畢業之時成為了「生活侏儒」,由上而下、由校務行政體制至實際教學落實,都需予以變革以因應培養學生成為「生活家」。因此,以「生命」與「生活」為出發點,以觀照孩子的一生為發心,我們集結各科之力,推動「課程發展規劃」。
「課程發展規劃」極為重要,其實不啻為一課程之「靈魂」、「生命」。當然,無課程規劃,教師授課似也無礙,但準備課程規劃的老師不但知道「What to teach」(教什麼)、「How to teach」(如何教),更知道「Why to teach」(為何要教)。正如作戰,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備極重要。否則,我們永遠無法擺脫「主、副科」的迷思,即所謂「升學科目」,「考試科目」的盲點。
因此,依本校的教育目標、教育政策、治校辦學理念,任何課程都該有「生活能力指標」才是真正的課程核心價值。
(如欲瀏覽詳細內容請瀏覽檔案下載之文章)
<文章出處:桃園縣私立六和高中附設國中部_翅膀製造工廠_六和生活, Life直播>
資料來源:97年度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入圍校長方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