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的教學理念
1.喜愛『地理』向世界懷抱熱情:隨著全球進入 隨著全球進入 地球村 的時代,人類之間生活也緊密地相互影響,希望透過本方案的教學能讓學生能喜愛地理,並從課程中強化對當代社會多元性的認識,與對 各種差異 的理解與包容 ,以培養鄉土情、愛國心以及世界觀,並以熱情廣擴的態度去對待地球的人、事、物,並懷抱著尊重與感恩的心。
2.遭逢『困境』以教學蛻變成長:面對多變的教育政策與環境,國中教師面臨了變與不變的挑戰。尤其在「基本學力測驗」未被取消前,教師的教學內容仍被嚴格地檢視,且要維持一定的教學進度。但這幾年來,學生的學習方法開始改變,他們吸取知識的方式來自於多面向,所以教師的學模式也要跟著改變。因此本團隊 的教師藉由社群的組成與合作,共同地克服不同階段的教學困境,努力自我成長並勇於面對教育政策的新挑戰 。
3.克服『弱勢』對未來無懼挑戰:團隊教師藉由著多元化的地理教學,將地理學習生活化,藉以提昇學生的生活知能,並從中傳遞自身的教學熱情,希望學生能以此為學習的基礎,了解自身不利弱勢條件,並勇於面對與改變,期許著自己的未來,朝著心中的夢想與目標邁進。

二、方案的發展目標
1.提昇自主學習興趣:在本校弱勢的學習環境下,在本校弱勢的學習環境下,團隊教師以多元化的教學課程 ,提昇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只要學生能不放棄並能自主地學習,便能達成一定的教學成效 。
2.拓展豐富全球視野:本校的學生可以比別人慢起跑,但是團隊教師希望在國中的三年中透過ICT教學,來傳達地理基礎的概念及豐富景觀,讓這一群位處都市邊緣市邊緣且文化刺激較為薄弱的學生們,也能有拓展全球視野的機會,並對生活的土地產生熱愛,進而關懷世界時事的脈動。
3.學習資訊科技脈動:從 96 學年度開始 ,團隊教師每年自發性的向縣政府申請資訊融入教學的專案,從教育局爭取約 10 萬元的資訊設備輔助教學,並考量學校既有經費,不足以及學生弱勢的背景下,團隊教師捨棄高價位的軟體系統,尋找合適的免費及自由軟體來讓學生分組活動,並導入創用CC的概念尊重著作權。因此學生從教師的教學活動認識相關資訊設備的使用,並且也增進自身的資訊能力,不讓弱勢背景的不利 ,讓他們與時代科技的脈動脫勾 。
4.訓練合作培養情意:團隊教師透過三個年段不同主題的地理教學分組活動,訓練學生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數學及藝文與人文領域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創意的思考、自信的表現等能力,進而增進對同儕、師長及校園的關懷、珍惜與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