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部分:質的方面
1.隨時買單,成就感隨時帶得走
在多元的教學活動,如:提問教學、上台報告、心智圖製作等形成習慣後,上課變成一種刺激又有趣的活動,連老師也不例外。一次課堂討論,一位功課不甚亮眼的學生忽然蹦出一個問題:「老師,根據地圖,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的水應該是逆流而上才對,那吳均如何『從流飄盪、任意東西』?」師生開始腦力激盪,眼見創意答案都無法說服人心,同學下課立即求教地理老師,後來在師生一起查找資料再判斷、討論下,大家才獲得共識。因為肯定學生的表現,學生的態度變得積極,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表現更加自信,教材也無形中更熟稔,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2.一輩子受用的閱讀筆記書
「讀書不作筆記,如雨落大海,杳無蹤跡。」,每逢開學領取新課本,老師就會用這句話鼓勵學生。以一本又一本的筆記書寫學習及閱讀的深刻體會,隨手記下動人的句子,再在心中默念一次,很多學生受到影響之後,也試著仿效,學生貴琳的字很工整,當她餵得胖胖的小筆記書無意中被老師發現的時候,臉上洋溢著靦腆的笑容:「老師說抄寫也是一種學習,長大以後可以找回憶,我想試試 !」是的!當看到學生有這樣的願力與行動的時候,身為老師從心底湧出一股如花的喜悅:滿滿的筆記、滿滿的回憶、滿滿的感動!在老師的言教與身教的共同帶領下,介壽小書蟲下課隨處可見。
3.我是寫作高手的虛實世界
很難想像,第一次看到承晉的作文時,上面只有八個字:「老師趕快改下一張」,其餘一片空白,承晉的個別作文訓練就此展開:聯絡簿小日記是作文養成的最佳利器,一個字、兩個詞、一句話……只要願意寫,老師都會給予大大的鼓勵;八年級的一次團隊合寫作文,承晉脫口而出:「向日葵面對太陽,那不就是在說做人要擇善固執嗎?」,此話一出,滿場尖叫,自此,承晉特別專注作文課上的佳作分享,老師辛苦整理的作文講義也慎重收藏,基測寫作一役,當「承晉4級分」的報分在教室響起的時候,只見承晉整個人走路搖擺,雙手舉高,一臉驕傲。
介壽年年舉辦「介壽文藝獎」,每年投稿的總件數均達上百件,獲獎的作品均有超齡水準,除刊載在《介壽校刊》上,並有專屬網頁,供同學互相觀摩。基測寫作成績更是屢創佳績,頻獲報導!
4.找到起點的快樂與句點的幸福
文本教學到底是起點還是終點?我們把文本當作一個起點,透過教學讓學生看到不同人生方向的可能性,鼓勵學生有品格、有興趣就可以慢慢出發,好好磨礪,成為已有行業甚至未來行業的達人,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多元開放的21世紀,「成功」、「幸福」的觀念正在轉變!
5.聽!美力在綻放
美力的基礎,來自於美感的養成,而這一切,都緣自於日積月累的叮嚀與教育。
因為美力,我變乖了 ;
因為美力,我感覺「韓式泡菜的鮮紅真酷」 ;
因為美力,我發現小狗狗正無邪的啃著骨頭 ;
因為美力,教室不需要時時打掃亦能保持乾淨 ;
因為美力,每張桌子的名字貼創意十足,整整齊齊……
十二年國教已明確將「美感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規畫重點,今年(民國103年)更是定為我國美感教育年。
美,是一道陽光小徑,聽!美力在綻放 !!
二、學生部分:量的方面
1.讀報教育逐漸生根茁壯:
101學年度,全校晨讀中學生報班級數只有1個班,在團隊老師大力推廣下,一年後,班級數由1班增至23班,效果驚人。
另外,國語日報社以「實驗班」方式在中學推動讀報教育,因團隊老師推動績效甚好,本校實驗班破格由規定的1個班增至2個班。
2.基測寫作測驗成績斐然:
98學年度起,介壽學生寫作獲得四級分以上的比例達到95%,而99學年度起,不傴四級分以上的比例達到97%,六級分的比例也都超過一成,開始受到外界關注。舉102學年度北北基聯測寫作測驗成果為例,有高達135位學生獲得滿級分,479位學生獲得五級分以上成績,占介壽全部學生71%,優異成績居全國之冠,吸引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本校的寫作成績不只是四級分進到五、六級分的優秀比例高,四級分以下低分比例亦逐年減少,方案內容兼顧拔尖與扶弱,可見策略的正面能量驚人!
3.學生校外國語文競賽表現優異
三、家長與社區部分:
1.家長方面: 本校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教育期許甚高,本方案持續推動後,家長對老師教學與帶班質疑的雜音少了,支持與肯定多了,甚至更願意以行動參與團隊老師設計的多元活動。
2.社區方面: 民生社區在台北市以境優、人傑出名,本方案活動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親近社區,更因為方案績效卓越,媒體報導不斷,學校能見度大增,社區的能見度也大增!
四、班級經營部分:
此方案亦達到班級經營的效能,讓孩子在心田播下一顆善的種子,等到養分足了,總有一天會發芽的。
五、教師部分:活化創新、精進分享、拔尖扶弱
1.活化創新,教學策略迭出新招\
無論是「心智圖」、結合「PISA閱讀素養」的「提問式學習單」、分組學習或是「多媒體欣賞」,都是希望教學效果有趣又有效,在挑戰的過程中,老師也增能甚多。
2.共同備課、拔尖扶弱
自方案產生開始,我們即不斷進行專業對話,我們一起在文本中找重點,一起設計問題,一起戲考對方,一起省視盲點,教學變得充實又有趣。民國103年,團隊成員更開闢了「國文資優」課程以及差異化教學,我們深信:教育真正的好不光是要拔尖,更要扶弱,讓不夠好的學生好起來,讓再平凡的學生不平凡起來!
3.精進分享、豐盈教學能力
我們對方案所研擬出的教學創意不藏私,因為分享是為了讓自己更精進、更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