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高雄市明華國民中學 - 聲、色、動--人 - 音聲藝象舞春風
案發展的理念—<內化後的自然統整,才是真正能帶走的能力>:
本校成立於民國92年,學校願景為「回歸教育的本質,以前瞻 、多元、開放的教學態度悠游於新世紀的脈動,願親、師、生能合夥共創新價,眾學子能多一分人文藝術關懷,而甘於流下汗水,築夢踏實。」因此,本團隊秉持著校長辦學理念及此願景發展本方案:
一、跳脫技藝的限制提升情意層面的思考
在一般認知中美術、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學習內容,多半以技藝操作為主,例如:純粹的繪畫、樂器吹奏或肢體動作(舞蹈、戲劇)的表演學習等等,甚至誤以為坊間工藝材料包的製作可等同於視覺藝術的教學內容,藝術鑑賞的部分只需看看相關圖片或影片即可,以上總總美麗的誤解,造成藝術與人文課程在七大領域的發展中多少受到輕忽或認為專業師資可以被替代,於是部分學校輕易將藝文課程配課,影響了學生受教的權益,實為遺憾。其實,藝術課程的內涵絕非僅限於技能的操作,而是涵括觀察能力、美感經驗、事物感知等情意層面的開發與培養,而作品的鑑賞,更是生活與態度、文化與素養、接納與尊重的匯合與養成。
二、完整而全面的藝文教學系統
台灣長期以來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生態,導致非考科(藝能科目)的學習被多數家長及學生冷落與忽視。多年來教改推動的目的,也在於改善考試領導教學的弊病。九年一貫將學科統整為七大領域,然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落實,藝能科教師首當其衝必須重新自我定位,正視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落實,掌握領域發展的契機。本校藝文領域教學團隊,專業師資結構完整,創校以來即以「團隊、專業、合作、多元、統整」作為本領域的發展目標,建構完整而全面的課程架構及教學系統,逐步形塑藝文領域之於國中教育階段中的正確姿態。
三、油然而生的統整能力
一個完善且能永續的教學體系,需要專業的教學團隊及理想的教學環境來共同營造。本校藝文團隊具備良好的發展體質,能夠建置完善的課程架構與教學內涵,提供學生完整的學習概念及素養,打造一個落實專業教學且兼具深度和廣度發展的教學計畫。學生通過視覺、音樂、表演三門科目扎實的學習後,再透過領域內及跨領域統整活動的設計,便能自然與他科互為主題、相互融合,這種油然而生的統整能力,使明華校園處處充滿人文與藝術的特殊氛圍。難能可貴的是,在教學良好的互動下,學生展現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透過學習歷程也建構了完整的人文素養與美學體系,此潛在課程的影響,才是學生真正帶得走的能力。
(如欲瀏覽詳細內容請瀏覽檔案下載之文章)
<文章出處:高雄市明華國民中學 - 聲、色、動--人 - 音聲藝象舞春風>
資料來源:99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