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學模式發展期:傳統技藝的創新發展
一、主題投入
以「旗袍技藝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以縫紉為主題發展主要課程,以辦理動態展為目標,結合美容、飾品、色彩、服裝設計…等課程,相互支援,並將植物染結合旗袍技藝,加深、加廣,引導學生適性學習。
二、教師專業成長、資源共享
老師傅的旗袍技藝傳承
為使傳統旗袍技藝得以延續,須培育種子教師,因而辦理了老師傅的技藝傳承研習,老師傅是根,老師化身為傳承的推手,孩子便是我們傳播的種子,並邀請友校教師參與,共襄盛舉、共享資源。

三、課程設計
1.傳承-暑假辦理研習營
(1)傳承學生旗袍技藝-7天的實作
為使學習更有效率、更具連貫性,運用暑假辦理研習營,學生在7天的時間裡,靠著毅力,一針一線處理繁瑣的手工製作,熬夜完成人生中第一件親手製作的旗袍。
(2)旗袍彩妝造型攝影-第8天的誘因,克服惰性
為了克服學生的惰性,激勵學生能如期完成旗袍,於研習營的第8天,特聘造型師為同學彩妝造型,並結合台中市攝影協會,赴台中民俗公園進行戶外攝影,過程中,孩子們7天來辛苦的汗水,在一張張美麗的照片中化成了喜悅。
2.旗袍技藝結合文學分享人文美學
(1)「戀戀上海-閱讀張愛玲」新詩新語創作競賽
將傳統旗袍技藝結合閱讀張愛玲文學,辦理新詩新語全校徵文活動,得獎作品成為靜態展看版文案。
(2)婉約東方味旗袍造型靜態展研習營成果,延伸為「婉約東方味」旗袍造型靜態展,結合「戀戀上海-閱讀張愛玲」新詩、新語徵文活動,將傳統技藝結合文學、美學,在電腦美工的潤飾下形成看板,於校園展出,將成果分享全校師生,校園充滿一股濃濃的婉約東方情懷。
3.傳統技藝創新發展-課程實施-以縫紉課程為例
將旗袍元素創新運用於服裝設計,以二年級進階縫紉為主要實施課程,結合色彩、飾品、服裝設計課程,相互支援,創作服裝。
4.課程延伸活動-辦理「傳統與創新」服裝成果發表會
二年級服裝創作結合一年級美容實務課程整體造型,辨理服裝動態成果發表會。

5.傳統技藝結合本土文化-植物染研習營-加深加廣適性學習
在家長的協助下,我們順利地在南投山區取材植物,萃取染液,親手為布料進行染色,設計製作服裝,學生沉浸在與天然植物對話的在樂趣中。並將成果結合文案、模特兒肢體展現,彩妝造型,電腦繪圖排版,由各課程教師指導一、二、三年級學生共同完成,製作看板於校園櫥窗展出,分享成果於全校師生。

四、結合產業將學習成果分享社區
廣三SOGO百貨產學合作,帶領學生走出校外,以傳統與創新服裝動態展演,分享社區民眾,在團隊合作下,領略不同於課堂的學習。

五、教學成果豐碩受邀「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演出」-主題:追尋.悸動.永續.Formosa

六、活動後省思
與其以扣分威脅孩子,不如為他設定目標,陪著她一起向前邁進,一起抵達,並為他的努力給予鼓勵與喝采,使其明白堅持是跨入美好境地必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