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突破困境、犧牲午休假日、致力課程研發
一、首部曲 -- 發想
「接下來,該怎麼辦呢?」這個問句讓專業學習社群想要築夢,打造一個結合英語文教學與在地化的夢想,這個和諧、感人的夢裡能有兩大面向:
1.跨學科(文史、資訊)、融入在地文化的課程設計。
2.學校成為社區的 學習中心,文化傳承與交流平台。
夢裡,我們想要呈現以下的元素:
(1)【歷史文化篇】
苑裡小鎮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發展至今已超過三百多年無論在農、漁、牧業都有良好的發展,藝術方面舉凡藺編、書畫磚雕木藝、陶藝、音樂都有精彩的表現,美味的小吃更是童年忘不掉回憶 。若能將這些精彩的畫面,呈現在課程中,不但有文化傳承的意涵,也可深化學生對家園的認同。
(2)【學習體驗篇】
學生在有機田裡觀察動植物生態,欣賞藺編師傅精湛的手藝,到磚窯廠實作,踏在紅土上領略先民的智慧;透過鏡頭記錄田野風光,走入社區與民眾建立對話,學習思考、操作、討論、協調。過程中學生可以訓練解決問題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更可以藉由調查訪談來認識苑裡之美。
(3)【特色課程篇】
A.落實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student -centered)
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溝通導向」的理念,讓學生運用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社群,輸出創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 。
B.精進專業培力 活化教學層次
教師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操作生命、性別平等環保英文教材。融入苑裡在地文化的元素,並以聲音(廣播英語)、圖像(英語簡報)、影像(短片製作)、文字(繪本、海報、卡片、傳單設計)等形式輸出,來提升學生英文力、溝通力、思考力、創造力、資訊運用力。
C.翻轉學習 貢獻平台
連結專業貢獻平台,分享、運用、轉化師生的創意產出,引進不同文化觀點,激勵師生擴展視野,進而促進國際交流。
二、二部曲 -- 運作


三、三部曲 -- 架構:課程微型地圖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夢想呢?悲喜交加、還是感人熱淚?」總要有個脈絡。為了銜接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符合差異化、多元適性評量的原則。專業學習社群設計課程微型地圖,如圖七。課程特色方面囊括創造性思考、多元評量、任務導向活動、適性教學;課程方向則以溝通能力、 自主學習、深耕文化、永續發展為主,我們期待學生在經過這樣的課程洗禮之後,能珍惜在地文化、尊重生命、熱愛家園、成員有自信且具世界觀的地球公民。

四、四部曲 -- 策略與目標
「用什麼策略來建立夢想的雛型?」 專業學習社群規劃三個主軸 ,如表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