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楠梓區「爆米花」故事志工團創立於民國88 年,地點設置於加昌國小。由李菁如女士擔任第一任團長。當時由於學校缺乏人手,一群熱心的志工家長們便在團長的熱情邀請下進入圖書館,參與書籍的編碼、貼標、上架,並安排每天開館時的輪值志工,負責書籍借還及整理。讓孩子們在最短的期間內就能開始借書。
因為這樣的機緣,讓這群有熱誠又愛閱讀的家長們,思索可以如何以家長的力量來推動閱讀?因此「讀書會成長班」就此催生。「讀書會成長班」的志工們在經過幾年的運作,建立起極佳的互信與默契,並常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交換心得。在這樣的運作下,經由市圖志工的引導與推薦,第一次排演故事劇「綠野仙蹤」為全校小朋友演出獲得極熱烈的迴響,也開始了「故事爆米花」的推廣之路。故事團成立之後,最初於晨光時間至全校各班說故事。在實際說故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低、中、高年級孩子們不同的需求,於是成立中年級閱讀推手以及開始高年級閱讀旅行日記,以期盼孩子們的閱讀更深化、更多元。
94 年,在學校辦理故事初階與進階培訓課程結訓後,正式成立了「爆米花故事劇團」。用意是希望閱讀的種籽經由我們的努力,如同爆米花般一個、一個的爆開來,過程是充滿驚奇的,而成果則是充滿甜蜜的。每年新生始業輔導及兒童節演出的大戲,是全校小朋友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期待經由這樣的推廣,除了自我充實外,也帶給孩子們更豐富的晨光時間。積極結合廣大的社會人力、物力資源,透過志工團的努力與用心,巧妙的運用創新理念,協助學校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學校。97 年,學校獲得經費補助,將三樓圖書館遷到一樓成為社區圖書館。投注更多的人力協助,並將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列為推動重心。
擴大招募志工,成立媽媽讀書會,培訓故事媽媽,播撒閱讀種子閱讀活動單靠學校成效有限,目前我們不但有近五十位圖書志工加入,故事媽媽透過戲劇、說故事的說、學、逗、唱,讓閱讀更活潑,更深入。圖書志工的加入,意味著閱讀力量的延伸,閱讀走入家庭、走入社區、走出校園是另外一個夢想的開始。親師合作,共織綿密閱讀網在閱讀的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深耕閱讀必須要把家長拉進來,才能事半功倍。除了班親會時向家長進行宣導外。
辦理「愛閱家庭、書香社區」之系列家長親子閱讀講座,結合社區鄰里辦公室,鼓勵家長善用閱讀指導策略,提升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召募愛閱家庭投入閱讀推展活動行列,讓家長和孩子一同進入愛閱世界。
88 風災發生後,立即積極與莫拉克颱風受災高雄縣茂林鄉多納國小學聯繫,希望協助災區學童閱讀經驗及學習視野、多元文化觀點及協助正確面對災害為目標,設計一系列習活動,期透過學習的方式,確實增進偏鄉小學學生相關能力。除了贈書活動,挑選出富有勵志繪本「1000 把大提琴的合奏」、「媽媽的紅沙發」及「讓湍河流走」等書,除分贈每一位小朋友外,更獻上全校祝福的卡片、文具及照片,上面並寫著對多納國小孩子的祝福。第二次由志工隊上山來演出「勇敢湯故事劇」,鼓勵兒童勇敢面對災難,並贈送手工皂、文具、指導兒童圖書閱讀,從閱讀中穩定心情面對困境勇敢走出逆境。去年12 月更邀請本校全校師生到高雄市來作客,展現港都的熱情與溫暖。對孩子心靈輔導工作實有莫大助益。
99 年12 月17 日,我們再續前緣,帶給災區學童故事劇-謊話蟲,目的是藉由故事劇的演出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協助原住民學童突破各領域的學習障礙,並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縮短城鄉學習成效的落差。由交流活動中體會不同族群的社區文化、生活習俗、認知學習的差異性。從族群的觀點,認知自己的文化只是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一部份,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可能源自於不同的文化背景。體驗不同的文化,培養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幫助孩童對付風災之後的心靈。
閱讀不只是教出來的,而是演出來的。志工把自己「如何想」跟孩子分享,引發學生更多的想法。我們不斷的播種與灌溉,並已經看到閱讀的習慣的養成與興趣的茁壯,但我們期盼孩子在對於閱讀不單單僅是活動的表象,在推動閱讀的過程中應建立孩子深耕、內化,使閱讀的意義真實的融入孩子生活之中,唯有理解、體驗、同理、內化,才能將閱讀學習活化,這才是真正學得帶得走的能力,讓孩子一身受用不盡,這也才是「爆米花」故事志工團成立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