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創期
(一) 擴大家長參與層面,結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力量,共同為兒童提供良好之教育歷程。
(二) 激發家長關懷學校、服務社區、回饋社會之積極觀念。
(三) 促進學校社區的和諧,協助學校解決小朋友的問題。
二、發展期
由於故事組每週都要進班,需要大量且持續的人力支援,因此成為愛心工作隊中最龐大的一組,每學期均需要約50位左右的成員來輪班,所以特別設置一位故事大組長,專責組內與班級導師間的聯繫事宜。
三、穩定期
基本上各年級故事組成員均由當年級的學童家長為主幹,以確保一至六年級的人員穩定不至於斷層。所以新生家長的招募工作就極為重要,在實務上,每年都會有一些家長需要撥出上班的空檔,甚至特地請假來為同學說故事,實在讓人敬佩!
四、擴展期
因為在國小普通班的晨間故事推行十分成功,所以自100學年度起,也開始在國小附設幼兒園(共兩班)進行同樣每週一次的晨間故事活動,讓閱讀向下扎根,而故事家長們更是大受幼兒歡迎。推而廣之,自102學年度起,故事组又增加了特教班的說故事勤務,讓特教生也能在故事爸媽及專業老師的陪伴下,享受閱讀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