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革概述
橋頭,早昔稱為「小店仔」,因橋畔有二三間小店仔,供應往來客商而得名,本區面積為25.9379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為37,334人,以農業為主的橋頭區舊稱「橋仔頭」,早期種植甘蔗及稻米,現今農業以酪農、蜂蜜、花卉為主,在這芬芳的平原上有著可歌可泣的民主文化故事,更具有特殊糖業文化背景,肥沃土地孕育出最甜美的甘蔗,被稱為「最甜蜜的地方」,造就了橋頭糖廠設立臺灣糖業博物館的源由,橋頭糖廠也締造出許多「臺灣第一」,例如全臺第一座鋼骨建築、第一條製糖輕便軌道、首次啟用蒸氣鋤以及甘蔗專用鐵道等,擁有百年歷
史的橋頭糖廠,也是本區地方文化的最佳代表。
本館於民國七十八年十月開館,為一棟二層樓建築,一樓是圖書館、二樓是橋頭鄉民代表會,民國八十九年完成圖書館第一期自動化,使圖書館邁入數位網路資訊平台,民國九十三年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倡「公共圖書館強化計畫」下辦理「圖書館空間營運改造工程」,民國100年大高雄縣市合併後,本館即積極爭取二樓原代表會空間,並於102年著手進行二樓建築物使用執照的取得工程及空間規畫內裝工程,空間改造後於民國103年3月1日重新開館,一樓設置有服務台、兒童閱覽區、開架式閱覽區等;二樓設置地方文獻區、報紙閱覽區、無線上網區等,總面積約計408坪;與橋頭區竹林公園和橋頭區公所比鄰。
二、運用在地元素~形塑優質閱讀氛圍
「地方鄉土文化與臺灣民主發展」為本館的館藏特色,因此館內一樓入口意象為煙囪,象徵著本土文化橋頭糖廠百年的糖業文明,伴著橋仔頭走過「糖金歲月」,以及貼著深具歷史意義的老照片,讓民眾一進館就可清楚看見屬於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也能增進對地方的認同感,亦可讓人細細品味懷舊的風情;二樓有民主資料專區及鄉土文化專區,空間區隔有如火車頭、五分車車廂連結一般運載著歷史文化,裡面存放的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這些都是見證先人生活歷史文化寶藏,這裡的居民以務農為主,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純樸生活,他們戴斗笠、穿汗衫,留著汗水下田耕種,閒遐時喜歡來橋頭圖書分館看看報紙了解時事新聞,若借了書就拿到對面的「竹林公園」,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下,伴著竹香一邊乘涼一邊悠遊書海,本館也因而在館舍外圍種植大量美化、綠化之植栽,且以橋頭每年盛大舉辦的「花田喜事」活動為概念,藉由種植色彩繽紛之花木來活化閒置空地,營造農村特有的生態景觀,讓民眾享有更舒適及多元的閱讀環境。
三、結合產、官、學資源~推動閱讀計畫三部曲
• 使命:橋頭圖書分館成為讀者『喜閱』的社區圖書館。
• 任務:增強團隊向心力,以敬業的態度,提升服務品質;營造溫馨的閱讀氛圍,推廣多元閱讀活動,使書香飄滿社區。
• 策略:Wegotothelibrary→Thelibrarycomestouse。
• 願景:成就一個創新、敬業且值得信賴的圖書分館。圖書館是一所蘊含豐富生命力的有機體,面對資訊暴增與終生學習社會的來臨,它的角色必須適時調整,期待提供的服務是和讀者的需求一同成長,因此本館透過產、官、學資源及力量,讓閱讀植入社區、家庭、學校,使圖書館成為社區居民知識的寶庫。
四、新住民閱讀路上你和我
以主動關懷為出發點,深入社區關懷新住民家庭,了解他們離鄉背井後在臺灣生活概況,用同理心感受新住民身處異鄉的處境及思鄉情懷,幫助他們開發自身優勢、提升自我價值,於是本館撰寫計畫書,規劃「東南亞國家飲食文化」、「新住民親子繪本共讀」、「新住民讀報」系列活動,且把活動的構想來源向橋頭區林春桂文教基金會說明,申請經費贊助,獲基金會大力支持,林春桂文教基金會以回饋地方為創辦宗旨,長期致力於推廣文化教育事業,除贊助本館活動經費外,也另贊助館內購置兒童圖書經費,充實兒童圖書館藏量,並汰換老舊破損之兒童圖書,讓小朋友有更多新書可以看,也讓閱讀的推動更為順利。
五、主動出擊~前進校園辦證
為提升學生持有借閱證比率,本館主動走入校園推廣辦證,結合學校的力量,提升圖書館借閱證辦證率及圖書借閱率,引領區內學生走進圖書館借書、看書,讓更多的學生從小就學習運用圖書館豐富的閱讀資源,使橋頭區每一位孩子都擁有高雄市立圖書館借閱證是本館努力的目標。
六、推廣數位資源及圖書館利用教育
高雄市立圖書館每年花費巨額款項購買電子書及資料庫,免費提供市民豐富的數位資源服務,為提高數位資源及圖書館各項閱讀資源的能見度與使用率,本館也積極走入校園和社區,至高苑工商、楠梓國中、橋頭國小、里民活動中心等,辦理「台灣雲端書庫@高雄研習」、「雲端閱讀研習」、「翱翔雲端閱讀趣」、「電子資源資料庫研習」等相關推廣活動,讓更多人懂得如何利用圖書館所購置之雲端電子書及各種網路數位資源服務,離體驗雲端閱讀之便利性,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手機及平板也可以成為閱讀的利器,104年共辦理16場次,約510人次參與。
為增進大眾對圖書館館藏資源的認識及使用技巧,提供良好的閱覽服務吸引民眾利用圖書館資源,凡公私立學校、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機關、團體等皆可提出申請參訪活動,由館方安排導覽、參觀、各項資源介紹等服務;本館亦主動前往各機關、團體、學校,推廣館藏查詢技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利用、借閱規則說明、數位資源服務等,使民眾對圖書館服務、館藏資料有初步的認識,了解自身使用公共資源之權益,以發揮圖書館最大效能,104年共辦理29場次,約725人次參與。
七、主跨機關結盟閱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