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介紹台灣戲劇館讓孩子了解宜蘭在地文化的重要性,以延續歌仔戲的發展。
1.主題選擇及融入在地文化意涵-宜蘭歌仔戲:
孩子們從認知歌仔戲為發源於臺灣宜蘭的本土漢文劇種後,即展開一連串的歌仔戲相關的正式課程活動-介紹戲劇種類、分享自己看戲劇的經驗、台灣戲劇館就坐落在宜蘭文化中心,北管戲曲相關文物,布袋戲偶及傀儡戲偶,及宜蘭最具代表的歌仔戲有了這層對宜蘭在地文化-歌仔戲和從對戲劇館的認識,孩子們逐步了解歌仔戲的表演型態進而在地文化傳承的精神和經驗。
2.歌仔戲的角色認識:
以實作測量到服裝製作、從捲紙、串珠、摺花最後將全部材料做整合,動手製作出簡易頭花飾品及配件等等元素。都是透過肌肉控制及協調的發展來設計,運用兩手的協調、手眼的協調、手的技能 ,從哪裡可以知道戲劇演出、怎麼演才好看、如何佈置場地…為引領孩子們串起對宜蘭本地的在地文化有所認識傳承繼而從課程活動中慢慢發展成創意歌仔戲的戲劇演出呈現。
3.學習經驗的選擇與連貫性:
學習經驗的選擇與連貫性所設計的活動來自對孩子舊經驗(先備知識或能力)的了解與分析,並能關照全班孩子的共同經驗,再逐步加入新經驗,故前後活動間的經驗具連貫性,探究人事物的關係;且會創作相關產物,提供孩子彼此觀察、回應的機會,進而引發孩子持續進行創作及解決問題。
4.統整與再實踐:
引導孩子了解在地進行文化課程的目的,孩子有機會參與體驗文化活動的準備,並有足夠的時間探索、操作或完成手邊的作品;且有表達對戲劇人事物關懷的機會,兒所提問題中傳達出對戲劇無趣、未知、好奇等疑問,進而探究歌仔戲中的奧妙,於是開始了歌仔戲之路:並且在最後以「收服吧!小紅帽」戲劇表演活動統整所學經驗。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歌仔戲好好玩-收服吧!小紅帽」,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