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硬名詞,重新命名
修辭學不適合以理論的方式教授,但概念基礎是值得向下紮根的,生硬的名詞,當學生連國字都寫不出來,遑論要理解和分辨。應該要理解孩子的「心」,用孩子的高度和視角來詮釋, 例:譬喻法(像字系)、擬人法(誇張系)、誇飾法(誇張系)……結合時下次文化的元素,像遊戲抓寶的方式,讓學習和遊戲自然的合而為一,從「心」打造出適合孩子吸收的修辭教學活動,兼顧學習力與吸引力。
(二)孩子視角,融入生活
只憑課中文句的標注,孩子的確能逐漸累積判斷力,但時間拉得長,效果也不夠顯著,坊間眾多書籍,編排以五花八門的修辭學習單為主流,多是介紹修辭原則,再附上許多的練習題目,讓本該是種通用能力,成為單篇的考題,難以持續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將各類句型導入課文猜句、讀報抓句、生活日記、童詩創作、寫作練習,讓教材與生活結合,不但印象深刻,孩子接受度也十分高。
(三)首創修修卡,修辭、遊戲、寫作三位合一
以四種系別為縱軸、四種記敘體為橫軸, 挑選出小學生能理解、常使用的句型,交錯出 52 張卡牌,教學上有修辭辨識、修辭延伸修辭改寫、修辭串文、作文引導五種用法,在引導上一目了然,小型卡牌亦提供多種桌遊的使用方式,增加空白時間的練習機會。
(四)釐清修辭,結合經典
系別概念確立後,再導入三十六計的精采故事,各篇介紹一種修辭,同時應用至校園班級生活:第一計—瞞天過海(結合:詳寫略寫、大隊接力) 第七計--無中生有(結合:誇飾法、運動會)第十計—笑裡藏刀(結合:倒敘法、生活日記)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結合:擬人法、天氣札記)
(五)活用修辭,結構寫作
玩法似撲克牌,實用易懂有趣透過結構卡的多元拼接,讓孩子從記敘文的記事、記人、記物到說明文的架構,打下明確的思考路徑,使得修辭的活用有發揮的舞台。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真正本質,再多元的修辭技巧、再華麗的語詞堆疊,沒有緊密的交織就展現不出迷人的風采,惟有緊扣這些語文素養, 教學活動的設計才有意義。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從心玩修辭」,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