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再現」:藉由當事人的主觀敘述,歸納統整各時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明瞭「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有著各式不同的表現,增進知識運用能力。學生從「探究模式」中,建立方法與步驟,讓自己的探究有脈絡可循。在訪談與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有許多的感觸與想法,試著去理解敘述中不同時代的社會氛圍。達成教學創新成效指標:
1.【增進知識運用能力,如記憶、理解、活用、辨證知識的能力】。

(二)「情境化思考」:了解到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歷史敘述。學生從「情境化思考」中了解到:(1)各種角色特徵、變遷及角色間的互動關係:知道老先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2)明瞭到個體的發展與成長會受到社區與社會的重大影響:在不同政權與地域(臺灣、日本兩地)的統治下,人們會發展出不同的順應與同化機制;(3)學會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動」:老先生的人生歷程雖然曲折,但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勇敢的台灣人如何面對困境與創造機會。(4)在與同學不斷的對話、分享中解構自己,慢慢地建立團隊合作模式。教學成效指標:
1.【提升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收集。解讀、組織、應用資料的能力,並了解智慧財產觀念】。
2.【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3.【能夠接受他人意見及發表自己意見,增進團隊合作能力】。
(三)「再現歷史」:建構自己所理解的歷史事件。不同的「游信智人生地圖」,有著各自的理解與詮釋,學生從所處的『現在』與『過去』的對話中,參照教科書的說法與「游信智」相關報導等多元觀點,進行「情境化思考」探究。最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敘說與詮釋游老先生那個年代的歷史與價值,建立了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並從分享中解構自己與重新建構歷史意義。成效指標:
1.【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的人文素養】。
2.【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理解時空背景下的歷史---從人生看歷史」,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