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國家教學是沒有框架的,只有各地區的教學指標,教師在分級指標下進行課程,適性教學。12 年國教啟動在即,本案所設計之「動物方程式」課程連結到生活課程七大核心素養中的探究事理、樂於學習、表達想法與創新實踐,與人合作、感知與欣賞事物的美、表現合宜的行為與態度等核心素養,並與 12 年國教課程三大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相聚合。學生從生活中開展學習,在生活中觀察、體驗,在老師的引導下,滋養其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並透過多元評量,看見其成長。
活課程如果跳脫教科書,教師對於生活課程的教學是否會產生不安全感?教師該如何找尋教學主題?該如何進行課程?本創新教學教案採兩種型態去培養學生素養學習能力。一採「共織學習網」教學機制,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產生「探索主題軸」,經由學生的交互討論中形成「學習主軸」。二採「工作站學習 MAP」教學機制,由學生問題產出「分支學習島」,經由學生拼圖式分享形成「學習地圖」。藉由本課程教學策略鼓勵老師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作,為新課程全面實施做準備。
學生們對動物總是充滿無限好奇與喜愛,在他們眼中動物是同等地位的「朋友」,也藉由「動物方程式」的課程設計,讓學生自主發現及提問進入主軸,學生從動物種類、特別的習性、動物外型與發聲、行動方式、吃的食物、甚至動物的排泄……等面向,開放而自主的提出有興趣的問題,進而從對問題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動物相關知識,延伸對動物多一分關愛生命的體認。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動物方程式」,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