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是挑戰創新的機會?亦或是行政難關?
一、【原問題一】:【積水、破損的運動場是正常的嗎?】
一個使用了18年的運動場,一下雨就積水,學生必須在雨後掃水,方能運動,且多處的積水處,青苔已見,雖用拖把不斷地刷洗,綠綠的外來者仍是霸佔不放,所以總會叮嚀學生跑步時請小心「慢跑」。且PU跑道已多處破損龜裂,補了這裡,又從這裡的接觸面和未知的「哪裡」又破了,久了,就變成與「破損」和平共存,視這樣的運動場為「常態」場域。所以掃水、拖刷跑道、邊跑邊躲開破洞與裂縫,是另類的額外體能運動。又,運動場內的鋪面是水泥,每當晴天太陽高掛時,地面散出的熱氣,讓整個環境似火爐一般,學生不曾發出怨言,刻苦耐旱,鄉下孩子的特性,偶爾會輕聲地提問:「可以換運動場嗎?人家誰誰的學校的運動場很棒啊!我們什麼時候也可以這樣…」。老師也會說:「現在財政困難,不知甚麼時候才可以更新運動場?不過比起以前塵土飛揚,已經好很多了!」
二、【原問題二】:【軟硬交替,灰與綠的對話篇-灰的水泥好?或是綠的草地好?】
硬硬的灰色水泥地「小灰」與軟軟的地毯草「小綠」爭執著誰是主角…。
水泥地小灰說:「為什麼要換掉我?我為孩子付出18年青春歲月啊!而且,我乾淨簡樸,厚實好用」地毯草小綠說:「您年紀大了,功臣身退,要休息了,讓我來服務吧!我光鮮清翠,綠意盎然」
「可是我還很強壯啊!況且用我簡單方便,不用浪費水,不用人力維護與照顧,經濟實惠,省錢省事,是你們無法替代的!」…小灰霸氣的提出自己的優勢
「可我們有降溫、環保、美化、以及減緩孩子運動創傷,還有還有,一片翠綠色彩,對眼睛很好啊!況且,只要有方法,我們要的錢並不多啊!」…小綠也不甘示弱地強調自己的好
老師說:「要長遠性考量,又要美觀、安全、符合實用的,最好是都包進去啦!所以要行政多費心」學生說:「我們想要美美、漂亮的運動場,不要掃水,可以隨便的跑跳,不用躲開濕處與破洞」
三、【新問題一】:【咦!草怎麼有高高瘦瘦的?還有矮矮胖胖的呢?哪一種才是好的?】
當地毯草綠毯披覆在校園的中央時,美麗、新穎、眼前一片綠意盎然。漸漸地,一些高高瘦瘦的小草穿插其中…。
植草的廠商說:「你們要用心照顧,定期澆水,施肥維護,重要的是不要讓這種<土香>雜草長在其中,不然就慘了,要一根根剔除」
工友阿姨說:「我們當初就說不要種草,割草,拔草,還要澆水,很不方便,我們年紀大了, 實在作不了那麼多了」
學生說:「咦!草不一樣呢?有矮矮胖胖的,有高高瘦瘦的,矮矮胖胖的好像都長不高,高高瘦瘦的一下子就很高了,而且還刺刺的呢?可是好像它有一個胖胖的頭耶!」
老師說:「要一根一根連頭把雜草拔除,是一件苦差事,以後都要這樣嗎?那要誰來做?是打掃的班級嗎?還是工友阿姨?」
四、【新問題二】:【新的中央草地,怎會高高低低不平?這不是更不安全嗎?怎麼跟認知有落差?】
圍籬一片一片拆下,映入眼中的是光鮮亮麗的運動場,辦公室的麥克風對著全校廣播:「各位同學,下課時間,大家可以到新運動場試踩看看」。
「哇!可以在草地上跑步了,衝啊!」、「好漂亮的運動場啊!綠油油的,真美啊!」、「好高興啊!我們等很久了,終於可以奔跑了!」,當一片綠意映眼時,當初規劃運動場中央植草或鋪水泥的爭辯,就在此時的「現象」中,不辯自明。
當運動場開放啟用後,原以為至此一片光明,編織著徜徉在綠地奔馳的美夢就此展開…。豈知, 等著我們的問題又來了…。
老師急忙跑進辦公室說:「主任,草地不平呢?孩子在上面跑步會扭傷,怎會這樣?原以為在草地上打樂樂棒球,跑壘應該比較不會受傷的啊!」
工友阿姨接著幽幽的說:「你看,我們說的沒錯吧!應該還是用原來的水泥地比較好吧!」又有老師說:「是不是監工不周,廠商偷工減料啊!這怎麼辦?」
「可否有新運動場→運動場的規劃→植草後的保養維護處理→未來的人力、經費」,問題的產生常是伴隨事務原有狀態的改變而來,而「問題」可能就是「創新」的起點,不視一切原有的現況為理所當然, 而是擺脫舊思考範疇,進行另類行動,問題來了,當作是學校經營的挑戰與創新,持正向態度面對,大家一起動腦、動手合力來克服吧!所有問題的產生,是集眾人智慧的契機,也是大家一起行動的最佳時機,「有問題」,才會為翻轉創新開啟一扇窗。
備註:以上內容節錄自「織就一張好玩、好看、好舒適的綠地毯」,完整方案內容請參閱相關檔案